高中语文教师师德教育随笔

2019-12-04   来源:中学教师随笔

  身为一名神圣的高中老师,你认为自己的师德如何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老师们的随笔吧。

  高中语文教师师德教育随笔【第一篇】:教师随笔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只有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良好的师德,最根本的一点是爱学生。如果说一个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没有一点儿感情,那么他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无外乎空中楼阁。如果他不走进学生,学生也难以接近他,那么他在学生中就很难树立起威信,很难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师生之间,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爱护学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热爱学生,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更分外珍视和强烈地期盼教师的爱,这是每个学生健康的心理要求,当他们从老师那里感受到这种真诚情谊时,会因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所以老师要放下架子,深入到学生中去,有时也可以适当开句小玩笑,幽上一默,让学生敢接近你,亲近你,敢跟你说心里话,我教过一个学生,这个孩子脑子比较灵活,可作业经常完不成,课堂上脑子老溜号,学习成绩非常差。这一切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跟他谈心,通过谈心我了解到:他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父母离婚后他随父亲生活,他父亲没有固定的收入,靠打些零工维持生活。中午他父亲一般都不回家,他常常都是吃些剩饭,晚上他父亲九点多才能回家。下午放学后他除了写作业还要做晚饭,可他只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他才只有8岁大,难怪他的作业经常丢三落四。得知这种情况后,我非常同情他。在生活中对他问寒问暖,在学习上更是关爱有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孩子从性格到学习成绩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到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一次我因给学生讲卷子,故拖堂几分钟。这时,外面下起了雨,某学生往讲台放了一张纸条:“你耽误了我们的放学时间。”我见后,没有表示不满,而是公开向学生道歉,并把自己的伞、雨衣送给学生。教师的素质体现在生活中的点滴上,作为教师如无爱生之心,恐怕很难让学生敬服、理解,以至于对以后的上课状态、心理反应和师生沟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教育因师德而精彩!

  高中语文教师师德教育随笔【第二篇】:教师随笔

  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学生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最亲切、最智慧、最伟大的形象。

  什么是师德? “师德就是教师这一职业所应遵从的职业道德规范。”

  是的,可我认为,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对师德的理解决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概念化。我们不可能通过这短短几分钟的演讲,深刻理解和把握师德的内涵,但我们可用几年,十几年乃至我们毕生的精力自觉自愿地遵守它,坚定不移地实践它,旗帜鲜明地弘扬它。那么如何诠释师德的真谛呢?

  我曾读过这么一篇课文,题目叫做“一个教师的写照”。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今人尊敬的老教师,对所教过的每一位学生,他不仅毫无遗漏地保留着一份家庭作业,而且清楚地记得学生的姓名,家庭状况。直到从教整整60年的时候,这位80高龄的老教师才不得不离开心爱的讲台。他说:“要不是因为疾病,我不会放弃教书,因为我全部的灵魂已经留在了教室里,留在了孩子们中间。”

  读到这里,我明白了,这种对教育事业的执著与热爱,就是对师德最好的诠释。爱岗敬业是教师神圣的天职,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崇敬。“敬业”还需“乐业”。教师应该“敬业乐业”,在心田种一棵“育人为乐”的心灵之树。

  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承受的压力是沉重的,教师付出的劳动,是任何量化的手段所无法准确计算的。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是什么构成了无数教师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内在动力呢?是什么使教师甘为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呢?我想那一定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的热爱,是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让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中下功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孺子牛奖”获得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青海高原乡村老师刘让贤的所思、所想、所为,恰好是一个说明。他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批孩子们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一年复一年的工作中获得。

  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也使我更深懂得,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和科学的爱。苏联教育家马卡莲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学生更贴心,热爱学生成长过程中每一个细微的闪光点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

  付出爱的过程是甜蜜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们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骄矜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辛酸流泪。但是当我们看到学生因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奋起直追,成绩取得进步时,当生病时看到他们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一种感动和自豪便油然而生。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

  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家一定还记得四川汶川地震中舍生救护学生的英雄教师吧,他们用爱、用生命诠释了师德。大爱无言,爱是教育的根基,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大德无痕,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没有德行的教育就失去了方向,也就没有了幸福与快乐。大责无疆,责任心是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没有责任心,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爱心,德行,责任,集中展现了四川抗震救灾中英雄教师的风貌,构成了新时代师德精神的灵魂。生命诚可贵,师德更高尚。在生死抉择时刻,英雄教师用生命护卫学生,把“爱的奉献”做到了极至,把师德的实践做到了极至,把教师责任心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至。他们的英雄壮举感动天地!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在生死瞬间,教师却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是他们义无反顾的选择,成就了英雄的行为,演绎了伟大的师德精神。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孕育在日常教育工作的点滴之中,更彰显在生死离别的关键时刻。危难来临,求生是一般人的本能和自然选择。而教师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在危难的第一时间,能作出超乎寻常、非同一般人的选择,即在生死关头,舍生忘死保护学生,把中华民族的师德精神升华到了一个新的时代高度。

  高中语文教师师德教育随笔【第三篇】:教师随笔

  付丽丽是我校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历,于2001年8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在红彦中学工作的十三年间,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始终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但教学成绩优秀,工作认真负责,思想上进,并且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且热爱班主任工作,关心、爱护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些年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她做到了如下几点:

  一、教学上,力争上游

  付老师拥有高尚的师德。教学思想端正,工作态度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教学实践中,她敬业意识强,奉献精神好,课改劲头足,教学成绩优,能潜心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在教中研,研中改,教研相长,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承担各类教学公开课,参与旗市两级有效课题组研究,受到同校教师的一致好评。每学期都能按要求认真制订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注意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课外经常开展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对后进生和差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每年统考都能名列前茅。“我最喜欢上付老师的语文课”。在历年的学生问卷调查中,我们经常会读到许多这样的答卷。付老师班的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都能熟背上百篇古诗文,阅读十多部名著,创作出有序有物有思想的小文章来。

  二、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多年来,付老师一直谨记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用一颗“爱心”去塑造学生的心灵,用“大手”去挽回学生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用“人格”去淘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用“耐心”去引导学生的进步。因此,她在教书的同时没有忘记去育人,她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自从2002年担任班主任以来,她对学生的关爱更加细微。尤其是对一些后进生,她从不放弃,做到平等公正地对待,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2008年的冬天,她班的一位学生辍学,因为他家居住偏僻,交通不便,所以付老师只好打车去家访。才得知他因父母离异,妈妈走了不要他,爸爸整天喝大酒不干活,只有奶奶管他,可是奶奶也岁数大了,无力管他了,付老师望着他家低矮破旧的草房,用泥巴糊的黑黑的墙壁,走上前去拉着他说:“走,跟老师走,老师管你。”就这样把他带回了学校,经过她的努力和学校的救助,那个学生坚持上完了初中。

  她2011年带的班级有4个残疾的的孩子,一个手有残疾、一个腿有残疾、两个语言有障碍及小儿麻痹症。小学整个年段的残疾学生都在她班,同事们纷纷为她惋惜,“你怎么摊上这样的孩子,班级怎么带啊。”但是付老师没气馁,没放弃那四个孩子。那几个孩子不学习还捣乱,付老师没批评他们,而是先与他们聊天,让孩子们逐渐意识到他们与其他正常的孩子没有区别,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再引导他们学习,他们四个人学习成绩科科都差,付老师经常鼓励他们,孩子们的成绩有了提高,付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义务补课,把他们真正的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关心和照顾。这几个孩子毕业后有考上高中的,也有考上职高的,现在放假还回来看望和感谢付老师呢。2014年付老师又带班了,又有一个智力有缺陷孩子,但付老师依然没有嫌弃,你经常看到付老师和孩子亲切的聊天,同事们都好奇的说:“你成天和他聊什么呀。” 付老师总是笑而不语。在付老师的关爱下,这名学生在班级快乐的成长着。该生的爸爸说:“孩子摊上付老师这么一个班主任,是他最大的福气。”

  爱学习好的孩子不难,可爱学习不好,反应又慢的孩子就难了,这更需要教师有耐心和自信心,可是付老师就做到了。付老师在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她信任尊重家长,虚心听取家长意见,不训斥家长,不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了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在她悉心的教导下,学生心态好,学习上进,所以付老师得到了历届学生家长的好评。

  她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些年,能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具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班级管理有方,有计划、有总结,重过程。学习刊物、学习笔记、班会教案、班会记录等班主任资料齐全。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高。作为德育工作者,每接一个新班级,她都注重培养班干部,共同管理班级,塑造良好班风。她能面向全体学生,以爱浇灌花朵,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感化学生,使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她爱学生,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每当我看到被晨曦沐浴的孩子们背着书包追逐嬉戏时,每当我看到孩子们向我行礼问好时,我真实地感受到校园里能充分地找到自我的价值,我无怨一辈子当教师。”

  三、充实自己,提高能力

  为了更好地胜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多年来,她遨游在教育的海洋中,如饥似渴,认真雕琢自己。为了充实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用新课改的思想武装头脑。积极参加每年的继续教育学习,为了大幅度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能力,2012年到海拉尔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付老师积极投入到教科研中去,她参与辛宝学的“书法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市级科研立项,并于2011年旗级结题,全旗交流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2012年又积极参与曹继梅主持的“提高初中作文的效率研究”, 并在其中担任子课题“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研究,现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在教学活动之余,她积极攥写论文,2008年她撰写的教育论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获区级贰等奖; 2010年撰写了教育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获得区级贰等奖;2011年撰写的论文《书法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国家级期刊《现代教育理论》上发表并获一等奖。

  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弹指一挥间,13年过去了,她在班主任这块教育园地里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着,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本人也多次被评为校级、镇级优秀教育工作者。2003年所带班级获得校级优秀班集体;2006年获得全旗教师首届创优课三等奖;2008年所带初三毕业生升学率在学校同年级中名列第一,并荣获学校教育先进工作者;2009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2011年获得旗级教学能手的称号,同年又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2012年旗级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奖。

  五、学习群众路线,做学生贴心人

  对她而言,“群众”就是和她的学生们朝夕相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她的梦就是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一切为了学生 。

  本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相信她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愿她“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高中语文教师师德教育随笔【第四篇】:教师随笔

  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因此,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的人与人的关系。但当前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了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师生关系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成了教育的阻力。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如能建立人道的、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就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仅是一种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一、倾听心灵的声音

  教育孩子首要的是创造一个环境,就像农民种庄稼,必须给它合适的土壤。这合适的土壤就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氛围,是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

  1、学会做孩子。

  首先,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进学生多彩的世界,你才会发现学生有多可爱,才能了解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因此,在课间,我们可以与学生聊聊天,一起活动,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与他们共同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其次,要多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情绪生活,在他们身体不适时能得以母亲般的关怀,在他们情绪波动时能得以调整。真情的付出,必定能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

  2、学会做朋友。

  朋友,意味着平等,意味着毫不隐瞒,意味着真情帮助。课堂上,如以朋友的身份进入教学情境,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融,就能真正帮助学生解除心中困惑,促进道德内化。

  二、让心灵阳光灿烂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如果倾听学生的心灵,给学生创设一个关爱的氛围比作庄稼生长的土壤的话,那么,互相尊重、赞赏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充满阳光则可以看作是庄稼茁壮成长还需要的阳光雨露。因为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树有树的美,花有花的美,草有草的美,万物各成其美,人作为万物之灵,更是如此。所以,不管他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性格孤立不合群的学生,还是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我们都要尊重他们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仅如此,还要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心灵放光。

  我知道学生们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就说:“社会上的人们是如此做的,我知道同学们也都想用实际行动献上自己的爱心,不如,我们也来发挥自己的相象和聪明才智,为他们设计一些有用的、便捷的设施,或写上你想做的实事好吗?”学生在教师的提议下,情趣高昂地开始了自己的设计。虽然,这些设计并不一定可行,并不一定能经得起推敲,但,这些设计代表着学生纯真的心灵,充满了对残疾人的深深爱意,我被感动了,说:“虽然,你们的设计还显得稚嫩,虽然,你们的设计可能不会马上成为现实,但等到你们梦想成为现实的那一天,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学生的爱心和设计都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与赞赏,因而,表现得尤为积极向上。后来,市里成立助残基金会,我无须费口舌,一经提议,一呼百应。

  三、指向心灵深处

  品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孩子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树立自信,从而使孩子将自己的潜能一个个挖掘出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就缺少这种自我认识。

  四、多作肯定性评价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英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美国一所小学做实验,以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这种暗示坚定了老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肯定。使这些原本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感到异样的自信、自尊、自爱,敢于提问、回答。8个月后复试,这些学生进步快、活泼、可爱。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 罗森塔尔实验对我们教师作用可不小。

  五、要学会民主

  学习是民主的、开放的,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大度从容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让课堂响起琅琅地读书声、激烈地争论声,教师要给学生多一点时间,让他们充分思考,充分表达,充分质疑,允许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六、增强自信心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能够侵润人心灵的潜流,虽然无形而轻缓,却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如同春天的大地里种子的萌发,纤细的根茎能够撼动坚硬的土层;如同微小柔弱的水滴,我们可以从水滴石穿中看到它的力量。

  深知信任力量的伟大后,每当在给学生们布置一件工作时,我都会给予殷切的期望:“老师经过再三的考虑,把任务教给了你,相信你肯定能出色的完成这件事!”无疑,这样的话语给人与精神的振奋,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很信任我,我一定要出色地完成任务。当他们圆满地完成后,我又用赞赏的口吻说:“你真行,老师没有看错你!”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孩子没有完成任务,我也会以鼓励的语气说:“没关系,你已经尽力了,要知道还有下次呢!”对成功者给予表扬,对失败者加于鼓励,在老师的呵护下,学生的自信心肯定会增强。

  七、发展个性

  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为此作为老师应提供必要的机会。如学期初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时,让学生根据自己个性特长的需要充分地选择喜欢的小组活动,在有经验的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他们的各种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在班内我们也应该给每位学生提供一个适当的岗位,积极扶植学生,让他们多参加活动。每月学校都会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我都先在自己班中举行相关的活动让每个人都参加,然后再择优参加学校的比赛。通过一次次的锻炼,学生的独特个性逐渐张扬起来。

  当然,教师还得提高教学活动吸引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才能进一步优化师生情感关系,触动学生心灵最微妙的地方,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

  高中语文教师师德教育随笔【第五篇】:教师随笔

  修养是指人们在某一方面自觉进行的陶冶活动及其所达到的一定水平。每一种职业都有各自的职业修养,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应该具备一般教师必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应该具有其独特的职业修养,这包括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师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教学能力修养、也包括作为一个优秀的高层次的小学语文教师所应具有的教学艺术方面的修养。

  教师自身行为的道德规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学生和社会,对于学校工作的和谐开展、社会新人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非常必要的。

  从正确处理教师与教育事业、与学生、与同事、与自身的关系上,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可归结为三个 “心”,即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事业心,热爱学生的高度责任心,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上进心。

  一、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事业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师要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意味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已经不只是个人的意愿、个人的行为,而是全社会对教师的共同要求;同时也意味着这已经是教师群体的共同意志。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群体的职业向心力,也是一个光荣的小学语文教师的师德的核心。

  当人民教师光荣,当小学老师更光荣,当一个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来培育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小学语文老师更加光荣。当人民教师艰苦,在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甚至可以说清贫,清苦,清寒,当一个小学教师可能比别人更加艰苦、清苦,但是却很神圣。 “人有腰缠万贯,我有桃李三千”,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特有的人生追求与人生享受。每个作出重要贡献的小学语文教师都有对小学教育事业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爱心。他们就是凭着这颗爱心去克服种种困难,去战胜种种偏见的。著名教育家吴天石先生在他的《教育书简》中曾引用过一位苏老师的小诗:“人家说我是支蜡烛,这是赞许不是侮辱。如果真能为别人的心灵照亮,我宁愿熬尽心血,滴尽汗珠。人家说我是只渡船,这是嘉奖不是侮辱。如果真能把人们渡上坦途,我宁愿碾平波涛,终身摆渡。”从这位苏老师写的一手好诗看,想必该是个语文老师。他对老师工作的重要意义有清醒而又足够的认识,他认识到没有平凡就没有伟大。他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为乐,以教报国,在教育这块活土上耕耘、播种、收获,周而复始,从一而终,发扬了崇高的职业奉献精神。

  二、热爱学生的高度责任心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师德修养的根本内容。在教育过程中,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应该尊敬教师,但从教师的职责来说,其本质要求是热爱学生,教好学生。 我们语文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在《论师、为师、尊师》中说过, “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到学校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当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作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

  叶圣陶先生早在二三十年代当过小学语文教师,编过小学语文教材,他真诚地称呼小学生为“小朋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他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全体学生,关心爱护所有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决没有一丝一毫的偏爱情绪和不公正对待学生的倾向。他以学生的欢快为欢快,以学生的忧虑为忧虑。他全身心地炽热地爱着学生,这种高尚的师风、师德,真正堪称师之范。

  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首先必须教好学生,这是一个教师立身行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他们事业有成的立命之本,严格要求学生: “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在一丝不苟的教学实践中教书育人,忠心耿耿,尽心尽力。

  三、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上进心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一项平凡而艰巨的劳动,字词句章,听说读写,语修逻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打的是一场 “消耗战”,数十年如一日,传道、授业、解惑,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学生的心田。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默默无闻,不图名利。“丝尽”方止,“泪干”才灭,很难显身扬名。但决不能由此而丧失上进心。古人说“学不可以已”、“学无止境”;我们今天同样可以说“教不可以已”、“教无止境”。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有强烈的上进心,业务上精益求精,方法上不断更新,锦上添花,学点理论,搞点试验,写点文章,攀登教学的一座座高峰。 无数事实说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教好学生。譬如你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劳动观点、集体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你首先必须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革命者。道理很简单,因为教师做的是教育人、培养人、造就人的工作。我国古代,对于启蒙老师的选择,十分重视。《大载记 ?保傅》中说,对于赤子,要“选天下端士,孝悌闲博有道术者,以辅翼之。”

  今天要培养千万万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就必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处处为人师表,成为“端士”,一言一行,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以上就是随笔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教师师德教育随笔》,感谢大家的浏览。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您在下方进行评论哦~

高中语文教师师德教育随笔

http://m.baibaidjt.com/jiaoshisuibi/11380/

推荐访问

高中语文教师师德师风总结 高中语文教师师德考核总结 高中语文教师师徒结对赠言 高中语文教师师德总结 高中语文教师师德年度述职报告 高中语文教师师徒结对记录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初中地理教师专业成长随笔

中学教师随笔

中学英语老师教育故事随笔

中学教师随笔

高中生物教师教育故事随笔

中学教师随笔

高中综合实践教师教育随笔

中学教师随笔

期中考试初中英语教师教育随笔

中学教师随笔

初中化学教师对新课改随笔

中学教师随笔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故事随笔

中学教师随笔

高中体育新教师职业生涯随笔

中学教师随笔

高中语文教师师德教育随笔

中学教师随笔

初中语文教师写作指导随笔

中学教师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