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随笔

2019-11-30   来源:二年级教学随笔

  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们都知道哪些道德标准吗?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老师们的教学随笔吧。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随笔【第一篇】:教学随笔

  给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建议:

  1。改变课程观念

  或者说是教育观念,教师的本职不仅仅是教书,而是“教书育人”,不多赘述。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要求:小学教师会教两门课程。

  学生发展:学生是生命个体,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而不是割裂成学科人。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使命:增加生命的厚度,增长生命的意义。

  道德与法治课程应有的观念:道德与法治教材和课程是儿童的,不是成人的。

  其一,采用儿童惯有的语言,而不是成人化的命令方式。包括话题、内容、儿歌、童谣等,主持人、活动的人、教材的生活内容、引导儿童思考的话题和问题。

  其二,课程是生活的,不是学科的。采用儿童生活语言不是书面语言,如公物:“这些是我们大家的”,而不是用科学的概念来解释。避免制造心理距离。关心儿童生活真实存在的问题。课程的目的是改变儿童生活的状态,由当下走向更加美好、更加善的生活,而不是建构知识体系。使儿童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完成书面作业和考试。

  其三,课程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时间上的开放。回望过去,反思当下,规划未来。你想想你有过这样的事情吗,为什么会这样,他们怎样做。由此汲取营养。

  空间上的开放。以德育课程为核心,辐射学生各种活动和教育,如入学教育、班团队、学校大型活动、家庭生活、社区公共空间。

  向学生开放。通过学生学习,完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

  向教师开放。教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是解释者不是强调学习重点的人,而是引路人,是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结合的引导者,是教学内容的再创造者。

  其四,课程是融合的,不是割裂的。

  内容之间融合。彼此相互解释、相互融合,以生活为导向,深度融合。如大家排好队与规则。

  多元心理素质的融合。是综合性的实践智慧,只有与情感、意愿、判断、行动结合在一起的道德知识才是有行动力的知识,而不是僵化的知识,这就是生活智慧。

  人与世界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一个人的存在是作为与自然对话、与家庭和谐相处、对社区有所贡献、对国家兴旺有所努力的一个人而存在。人的存在和生活,要实现自我完善。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随笔【第二篇】:教学随笔

  一、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

  在我的教学中,要面向全体,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生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的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英语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设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

  在我的教学过程,应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其他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会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的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随笔【第三篇】:教学随笔

  2017年9月12日,我参加了泰山区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教材网络培训会。一天的时间短暂而充实,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聆听了各位专家对教材的分析及具体的指导,自己才对二年级教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这次培训我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教材的教育主题。

  统编二年级教材教育主题延续一年级教材的整体思路,将教育主题定为奠基公共意识和开创新生活。因此,教师应该整体把握教材。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新教材、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教材的结构,对于一个新入门的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注重儿童成长。

  新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

  坚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关注儿童的经验,激发学习兴趣,贴近儿童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低年级教材还适当采用儿童绘本的形式,引导儿童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三、认识到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

  通过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对《道德与法治》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学习、加强我国法律法规的学习,把传播法的理念、精神、价值观贯穿到日常生活中。

  总之,听了专家的讲座后我才深深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学的东西太少了。相信通过这次的培训,我一定会认真阅读笔记加强消化理解,并结合实际,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已的教学技能。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随笔【第四篇】:教学随笔

  《我不拖拉了》是北师大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学做一个管理自己的孩子”中第一个主题“我开始能控制自己了”中的最后一课。本课旨在引发学生对自我身上存在的拖拉现象进行改正,让学生意识到拖拉的后果,从而树立榜样让学生逐渐学会遵守规则,自我约束。

  由于自己是第一次接触品德课的教学,深知语文课堂和品德课堂的区别之一在于活动性。但深受经验的影响,在第一次的试教中自己还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去设计了这节课,并缺乏活动性,学生的参与性也较低。后来,经过学校年级老师的帮助,本着活动性和尊重学生学情选择,进行了第二次设计的修改。在第二次教学中,我觉得这节品德课有以下几点特点:

  1,整节课的活动性有所增强,无论是学生小组的活动,还是

  家长的参与,都比第一次有了很大的进步。

  2、四个版块清晰明了,层层递进。从一开始的创设情境,引出拖拉到职业体验拒绝拖拉到群策群力克服拖拉再到最后的坚持努力,告别拖拉。每个环节之间紧密结合。

  3,在让学生说拖拉议拖拉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引导,扎实开展活动,由于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借助明明这个假设人物,一步步引导学生去对照自己,但在这个过程中注重榜样的示范和带领作用。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在活动中过渡自己的生活,又是一个生活性。

  但整节课中,虽然有让学生去进行小组活动,但这种活动性相对来说还要加强。在引入家长资源时所用时间较多,造成后面的环节了了结束。尤其还是学生的汇报交流这里,缺乏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为此整节课后尾显得有些有点不太紧凑。

  《道德与法治》一课与语文的不同在于它是融合的,与生活紧密融合,与学生生活融合。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随笔【第五篇】:教学随笔

  《道德与法治》课,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教会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用随笔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教学感受,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随笔伴我一路走来,发我深省,催我上进。

  在给一二年级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很容易被一些外来的因素所干扰。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因此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充分的认识上去,仔细观察小学生有哪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及时的找出成因,研究商讨帮孩子改掉坏习惯的方法,并把理论付诸与行动,帮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吧, 因为好习惯会成就孩子的一生我会尽力去做,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责任。

  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良好品格的形成必须遵循特有的规律,通过管束、训导和陶冶,使儿童逐步从“无律”、“他律”过渡到“自律”的道德水平。既重视过程评价,又重视全程评价,切实提高教育实效,促进儿童终身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尊重儿童们的天性,要尊重他们的自然生活,不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束缚。儿童是一道风景,老师是陪衬。帮助孩子挖掘生活的意义、生活的价值。尽量将儿童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对儿童的生活、对他们的行为规范、道德观念、思想品德等各方面有所启发,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把品德与生活课与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就是要为儿童架起一座通向生活的桥梁,把孩子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把他们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我认为,教材与儿童生活之间,教材是课程和教学的一种主要资源。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儿童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儿童的过程,引导儿童进入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对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有意的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同时,这个过程引导和提升儿童的生活、使儿童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引导儿童关注、实践和创造自己的生活,对于儿童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对他有意义的、真正的生活;对于品德与生活教学来说,只有引导儿童关注和“实践”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意义的教学,只有引导儿童学习和学会创造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效的教学。因此,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应引导儿童重视、关注、观察、感受、体验、反思、提高和创造他们自己的生活;不应该让儿童成为别人生活的旁观者、评论者、模仿者,而应该引导儿童“过他自己的生活”,成为他自己生活的实践者,成为他自己生活的观察者、反思者、体验者和创造者。关注儿童的真实生活,新教材较好地注意到选取儿童当前正在进行的“生活事件”作为范例,在教学中应注意通过关注儿童当下、即刻的真实生活,在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之间建立一种“意义牵涉”、“利益”关联的关系,一方面使儿童面对教材“生活”产生情感的触动,使教材对于儿童而言是“价值有涉”的,另一方面,引导儿童对当前的真实生活进行观察、思考、反省、体验,并最终走向更好的生活实践。

  课堂生活只是儿童整体生活的一个部分,课堂和学校里的资源也只是课程和教育资源的一个部分。因此,品德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使学校、家庭、社会都成为品德教育的场所;使游戏、电视和网络,使教师、家长、公众以及儿童自己都成为品德教育者。总之,使儿童的全部生活和儿童生活周围中的一切事、所有人都成为教育资源和教育者。

  以上就是随笔网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教学随笔》,感谢大家的浏览。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您在下方进行评论哦~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随笔

http://m.baibaidjt.com/jiaoxuesuibi/10652/

推荐访问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视频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进度安排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方法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指导思想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分析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二年级教学随笔笔记(合集4篇)

二年级教学随笔

二年级教学随笔及反思范文(精选3篇)

二年级教学随笔

二年级教学随笔【八篇】

二年级教学随笔

二年级教学随笔范文(通用8篇)

二年级教学随笔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随笔

二年级教学随笔

八年级班主任随笔

二年级教学随笔

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教学随笔

二年级教学随笔

卧薪尝胆听课随笔

二年级教学随笔

5年级数学随笔

二年级教学随笔

八年级英语教学随笔

二年级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