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

2019-12-01   来源:小学教学随笔

  导语:《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小学高段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小学高段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第一篇】: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不受重视。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多年,但在应试教育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而使它微乎其微。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流于形式,成为所谓的副科,学生认为是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

  二、学生的作业多,负担重。教师们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加班加点加作业,学生的作业不按时交会受到批评,他们课余时间写不完,只能在所谓的副科上偷着写,而比起音乐、美术、体育课来说《品德与社会》课又是他们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于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成为他们偷写语数作业的最佳选择。

  三、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他们认为太简单,他们在生活中就已经会了。而有些内容比如有关抗战历史、祖国建设历史、科技发展等,农村学生们平**阅读量小,听的少,见得更少,这些知识离他们又太遥远。因此,他们对《品德与社会》学科不感兴趣。

  四、教师的身教作用发挥不好。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人格,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仍有发生,降低了思品教育的效果;小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辅导,其生理、心理健康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五、家庭原因。家庭是小学生初次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子女的天伦关系保证了父母通过教养子女来塑造其行为规范,引导其融入社会。一些家庭父母为了生计,无暇管教子女,难以发挥传统的居家照顾角色,出现家中子女自理生活、无人管教现象,学校(教师)—家庭(父母)—学生(子女)之间的交流减少,使得社会不良风气对小学生施加影响的机会和效果增强;还有一些父母以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的态度来管教子女,使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较强,敢于反抗师长及父母,也滋生了桀骜不羁、自我本位、自我放纵等不良品性。

  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应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 劳动的教育。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合作表演法等。

  四、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学生背着沉重的作业包袱怎么能快乐健康的学习?把玩耍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良性意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高段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第二篇】:小学品德教学随笔

  教研组是最基层的教学研究组织。它是把同一学科的教师组织在一起,具体实施学科教研计划,开展教学研究,检验评估教学质量,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的基层机构;它是一个学校教学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织。积极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势必会极大的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和发展。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我校的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在发挥教研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充分认识教研组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教研组是从事教学与研究的组织,它主要是围绕教学工作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研究活动:组织同组教师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开展学科改革实验和专题研究,组织各类型的公开课、观摩课和研究课,探索教学方法,组织教师出试卷,进行质量监控和试卷分析等。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成立品德与社会教研组,经常性的开展教研活动就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上述总目标,顺利地把社会课向品德与社会学科过渡,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理论水平,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总结课程改革的先进教学经验,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二、扎实开展品德与社会教研组活动。

  1、学为先导,提高专业素质。

  新课程的实施对社会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通过组织老师学习新课标和教育教学理论,践行新课程理念,不断充实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引导教师切实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牢固树立“以教学为本,以质量为核心”的思想。

  通过开展品德教学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等专题的讨论,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并把它们贯彻在教学实践中。在每次教研活动过程中,注意引导教师深入课堂、扎根实践、贴近实际并关注细节,提高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技术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引导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大力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聚焦课堂,研究反思教学。

  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因此,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以教学问题为出发点,开展问题研究。

  以教师最棘手的教学问题为出发点,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使之成为教研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材,这成为老师们最为棘手的问题。于是教研组专门召开以分析教材及教学方法为重点的讨论研讨。当大家在谈论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意见。每次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都做到了认真倾听,主动表达自己的建议,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合理使用的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结合学习内容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能踊跃发言,说自己搜集的资料,学习气氛浓厚。

  (2)以教学叙事为切入点,进行自我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学习的核心问题,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校本教研强调的是教师通过自己不断地反思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前提条件。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反省、探索,从中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这是一个具有研究性的过程。教研组每次活动都要留20分钟时间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交流活动,解读主要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阶断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结合教学实际,将自己课堂里发生的真实的、典型的“教学案例”叙述出来。这样的反思不仅促进自己的提高,同时也警醒了其他老师。

  三、扎实推进《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改革。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教育根本的策略就是能为儿童提供一些真实的生活背景,让他们到这些背景中去活动,去探究,去体验,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体验中获得道德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新课程实施对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一)把新课程改革体现在课堂上。

  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一直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努力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完成课程实验的目标和任务。

  1、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为此,在实验中我们首先要求老师在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课堂中角色的定位,努力实现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指导者,力求课堂中的师生平等,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的发展,想方设法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永葆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自身的内在要求。

  2.开展课堂教学主题式研讨活动,努力改变教师教的方式。

  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物化为教学实践才能发挥教育思想对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最终还得通过教学实践得以提高。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通过讨论合作、自学辅导、实验探索、在多媒体环境中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学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富有个性的习得过程。

  教研组要求做研究课的教师上一节课,说一节课,制作一个课件,撰写一篇案例。评课时我们侧重四点:师生有效互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学科的整合、教育理念的物化。教师们的教育思想在碰撞中产生着灵感和新的感悟,教学理念与行为脱节问题得以有效改变,教学技能得以相互切磋。

  结合课改实验的要求,教师们都有意识地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走进品德课堂,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悄悄地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老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发言多了;学生被动回答问题的少了,主动提问的多了;老师直接给出答案、结论的少了,学生通过自学、实验、探索得出答案、结论的多了;老师不顾学生反应照本宣科完成教案叙述过程的少了,根据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主动调整教学思路、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资源生成的多了……课堂中更多的是热烈的讨论、生动的游戏和比赛、认真的操作和研究、形式多样的探索……

  3.改革以往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备课是教师对知识的自我转化、改造和构思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许多学校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实验过程中,通过充分反思过去备课的弊端的基础上,对备课进行了改革,如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互相协作、资源共享、个人加减”的新的备课方式。其中,集体备课是进行资源共享的前提,个人加减是体现教师个人创造和不同班级学生特点的保证。教研组统一要求:

  第一,在备课形式上,提倡要有一定的格式但要避免“格式化”。注意侧重设计好教学的基本思路,允许用提纲式、表格式、框图式等不同的书写形式。

  第二, 教学设计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学法,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讲求教案的实效性和创造性。

  第三, 提倡教师写课后小记。强调课后反思的重要性,要求实验教师课后及时反思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做好课后反思。

  第四, 明确备课的目的,管理上注意做到备课、上课、测效的有机结合。

  (二)强调以科研带动课程实验走向深入。

  教研组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实验中努力实现三个目标:一是以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带动课程实验工作,二是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型的骨干教师。三是努力为检测和完善实验教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验证教材和的合理性提供第一手资料。在开展课题研究上,我们教研组的做法是:以“经验反思”为主线,以“案例研究”的方法为突破口。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反思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并结合理论学习,及时进行总结。

  四、让教研组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大讲堂。

  教研组活动的目的就是让每个组员都“研有所学,学有所获,获有所长”,短时高效提高教师素质。教研组活动中,每个组员都有不少的收获。老教师在集体备课时拿出经验共享,年轻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创新不懈攻克一个个教学问题。通过集体备课、讲课、评课,都能取长补短,再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创新地开展教学工作,增强了课堂实效性,教师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教研组充分利用教研时间,利用集体智慧多探讨、多思考、多学习、多锻炼,提高了每位组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整组的教学能力和质量。教研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大讲堂。

  小学高段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第三篇】:《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教材是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与科学启蒙、社会活动等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相结合,是一门重要的综合课程。它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感悟到 作为老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才能出现较好的效果。本文谈我的一些教学体会。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全面了解课程在教学中的特点

  ⒉1 综合性,是指它不同于以前的思想品德,而是整合了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例如,它既要求学生懂得爱父母、爱学校、爱学习、爱护公物、遵守规则等道理,又要求学生认识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不同特色,还要求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等基本的地理、历史知识。

  ⒉2 思想性,是指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一门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社会知识的过程中由低到高、由浅入深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及社会生活准则的教育。

  ⒉3 开放性,是指它的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堂,而是体现为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课前,学生要进行调查,收集、筛选、整理信息;课中,学生要进行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相应的行为方式;课后,学生要把学到的知识、信息和道理运用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在校内,学生可向老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在校外,学生可向父母长辈请教,从书籍、互联网中了解。这样,使学生能从多角度获得更深刻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在现有生活范围内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

  ⒉4 社会性,是指它以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为基点,帮助学生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的个体社会化。说它具有实践性,是指这门学科有关知识的获取与运用均离不开社会实践。今天,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课堂观念,课堂必须植根于生活体验,以此为载体,创设出学生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把课堂开放给了学生,让学生在感知书本内容的同时,强调让他们走出去,亲身体验,然后再与课堂相结合,这样,就为学生搭建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云梯。

  3、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

  ⒊1 关爱学生,鼓励学生,调动积极性,取得学生的信赖。在一个班上,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给予由衷的关怀和爱护,多用激励性的语言。教师的举首投足,期待眼神,鼓励话语,真诚微笑,都有可能激起学生进步的力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只要有关爱、有鼓励、有交流、有信任,便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我也能看到我想看到的,得到我想得到的。

  ⒊2 创设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感染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愉快的情境,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

  ⒊3 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自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对学生要给予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发学生潜能和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创造使他们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而在探索过程中如果思维受到阻碍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是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的,学生在体验成功时获得精神愉悦,获得自信,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⒊4 学法指导是重中之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眼、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①会听。听讲时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学会抓住重点,不仅要听老师讲,还要听同学发言,学会倾听,利于学生长远学习;②会看。学生通过看,知道自己想知道的知识,主要是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③会想。引导学生肯想,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愿动脑筋去想;④会说。课堂中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非常重要,也是学生表达思维的重要方法,要说就得想。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以说促想,最终做到想得好说得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我觉得《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实际为基础,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为目标的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教师作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只有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才能达到培养优良品质学生的目的。

  小学高段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第四篇】:《品德与社会》课教学随笔

  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因为老师的参与会让学生感到他们所做的事不是一件随意的小事,面是一件值得他们去重视,去认真体验的一件大事,老师的指导又使他们少走弯路,可借鉴我们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快地享受成功。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对于人的品德与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要求关注每一位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我们的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景,例如利用生活事件、运用生活问题等,去引导孩子听一听各种问题,引导他们去思考,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看法,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生活”。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我开展了“调查自己成长历程”的主题活动,课前学生采访父母,收集儿时物品,回忆童年趣事。课上学生带来了采访父母的录音,反映自己一步步长大的经历,进而充分感悟到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这节课的主题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学生非常爱上,乐于参与。于是,在课后随笔中我这样写到:“思品课教师应重视改变课堂传授知识的习惯,设计一些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动中悟理、动中导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再如,我尝试了小品教学法,让学生自演自悟,学生兴趣高涨,本堂课的成功,使我大受启发,于是在课后随笔中我这样写到: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书本知识,现实问题寓于滑稽的小品中,学生抽时间,挤时间去编、演,在演练中修改,充实内容。这个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创作与欣赏能力,也给大家带来了乐趣,真是忙中偷闲,不亦乐乎,也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快乐中体现合作精神。这样做从眼前看,确实是浪费了一些时间与精力,但从长远的角度、发展的方向去看,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的。但需要家长、社会、一些老师给予理解与支持。我愿与大家一起探索品德与社会课的最佳途径,把课改理念有效地融入到教学中。

  小学高段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第五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

  我教思想品德已经有数年了,通过教学,我觉得作为老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才能出现较好的效果。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在教学中老师的导言、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今天我当家》一课时,我课前采用了让每一位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体验家务劳动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上课时叫一位同学上台说说自己的感受,老师相机导入本课教学。又如在教学《小鸟与榕树的对话》这一课时,我采用歌曲引入来渲染气氛,让全班同学齐唱“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这首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知道大自然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如此一来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使他们能感到上思想品德课是很有意思的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互助性的学习,它强调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而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小组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开展一些讨论性活动,或研究性的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内的成员应当恰当地分工,搜集资料,相互讨论交流。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能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感觉到与自己不同的体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人、事、物,学会与人的交往和沟通等。

  三、农村的小学品德教育应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要利用品德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高段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

http://m.baibaidjt.com/jiaoxuesuibi/10701/

推荐访问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小学教学随笔心得体会简短(通用3篇)

小学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简短【4篇】

小学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精选3篇

小学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合集四篇)

小学教学随笔

基层小学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

小学五年科学教师教育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

小学一节有趣的课课堂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

小学生书写能力培养的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

湘教版小学音乐第七册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

做一名快乐的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