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提高小学计算能力教学随笔

2019-12-01   来源:小学教学随笔

  导语: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计算能力。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有关提高小学计算能力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有关提高小学计算能力教学随笔【第一篇】: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让老师们头疼的问题,那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我做了如下反思:

  1、入门阶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激发起学生热爱计算的兴趣,就不难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老师在计算教学中,要灵活地进行多种形式的辅导训练,避免简单枯燥的重复计算,通过生活、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不断激励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

  (1)注重口算训练。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反复地强调口算的重要性。可以采取抢答、竞赛、游戏等方法,相互学习相互较量,在比学赶帮超中提高学生对于口算的重视程度,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2)利用趣味数学。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因此,老师若能够经常地开展趣味数学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采取脑筋急转弯,谜语竞猜以及鸡兔同笼等趣味数学,在寓教于乐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于计算的兴趣,同时又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脑力。

  (3)强化数学应用。生活中,数学计算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多鼓励孩子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譬如,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购物花费的钱;跑步运动时口算出每秒跑的米数等等,也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反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能够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2、诱导阶段:培养良好的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1)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以及格式,既不能抄错更不能抄漏。做题时可以边抄边校对,也可以做完了整体校对。

  (2)使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题目没看清,算再多遍也是无用功。每次做题时要认真的进行审题。一是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二要审问题,看清题目给出的条件,哪些是多余条件,哪些是重要条件,同时还要理解出题者的意思,明白它问的是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要仔细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选择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

  相信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计算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

  有关提高小学计算能力教学随笔【第二篇】:小谈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计算能力。一个小学毕业生应能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达到这个要求,才能为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和参加生产劳动打好基础。

  如何实现这个教学要求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讲清算理和法则

  二、要讲清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要讲清运算定律的意义

  四、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五、要有计划地组织练习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适当搞一些趣味性的练习。

  如,接力比赛,教师发给每行一张口算卡片,上面印有7—8题(根据每组人数而定)比赛开始,第一个学生做完一题后,迅速传给后一个学生,如此传下去,看哪一行最后一个同学先将口算卡传到老师手里,并且计算结果正确,就算胜利。

  抢答练习。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让两个同学口算,看谁先正确算出结果。

  还可以搞找朋友,送信,夺红旗等游戏。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有关提高小学计算能力教学随笔【第三篇】: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随笔

  运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考试说明》都把它列在诸项数学能力的首位。中学数学中大多数问题的解决,也都离不开运算。但是当前中学生运算能力的状况是很不如人意的。不明算理,机械地搬用运算公式;不顾运算目标,盲目推演;缺乏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的意识,这些都是经常可见的。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初三学生还要谈运算能力的培养是不是有点“小儿科”。好像运算能力是小学的事,也已经在小学里解决了,我们的少数老师只重视方法和思路的引导,对运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缺乏必要的指导。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必然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怎样提高运算能力的问题,已成为中学数学教学和中考复习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重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除了我们老师重视,关键是要学生重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唤起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翻开学生的作业、试卷,你就会发现在学生诸多错误中运算的错误占了很重的比例。有的题在最后一步运算错误,导致客观性命题的分数全部被扣去;因此,教师应经常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并且,可以在测验考试后让学生一起进行统计,由于运算错误而引起的失分占总分的几分之几,这样数次之后,学生就会大吃一惊,从内心里深深地体会到运算能力的问题不能忽视。同时应让学生明白:运算能力之差是长期不重视的结果,因此它的培养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其实在小学里就相当重视简便运算(这是运算能力的重要内容),而一些小学生却把它当作一种额外负担,不能自觉地加以运用。进入初中后,对运算能力又不加以锻炼,致使差距就更大。因此必须在平时作业中予以经常重视、锻炼和应用才能赶上来。

  二、抓好起始教育,做好奠基工程。

  有理数的运算是中学培养运算能力的开始,无论是对良好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良好运算习惯的培养,还是对运算技能、技巧都起着关键的、奠基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有理数四则运算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把好两个关:1、符号关。负数引入与符号法则是代数运算的一个起点,教学中除了重视理解外,特别注意其应用要点,帮助学生选择思维起点和设计思维程序。教学是可以教学生按照“先定符号后计算,观察特点在起步”的口诀进行计算。即先确定每步运算或结果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计算。计算时先观察题目的 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求运算简便迅速。2、字母代数关。做好单层次思维向多层次思维的转化。学生感知字母的主要障碍是容易受明显强成分的影响。如比较a 与 a 的大小,这里“一个( a )”与“三分之一个( a)“是明显的成分,而a 可正可负是隐蔽的弱成分,学生感知时往往按明显强成分(1 )来确定两式值的大小而造成错误。为此,教学中我们着力突出隐蔽弱成分,弄清a 是什么数,克服受明显强成分的影响。使学生的认识由表及里,由具体向抽象发展。

  三、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的不失时机的给学生在运算上的具体指导。

  1、教师可结合解题经常介绍一些速算知识。如1…20的平方,1…10的立方,常用的勾股数(3、4、5 ; 5、12、13 ; 7、24、25 ; 8、15、17 ; 9、40、41 … )等应要求学生熟悉并记住,并进一步领会常用的勾股数正整数倍,也可构成勾股数

  6、 8、 10; 9、 12、 15;

  12、 16、 20; 15、 20、 25;

  10、 24、 26; 15、 36、 39;

  常用的勾股数正实数倍,进而可构成一组广义勾股数

  2。5、 6、 6。5 ; 3。5、8。4、 9。1;………

  判定勾股数的方法:化整、约简、判断

  例: 3。5、8。4、 9。1 → 35、84、91 →5、12、13

  以便需要时用。

  2、初中的一些公式常可用于简便运算,不仅教学时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以后也经常运用。

  (1)、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如:

  =( )+ =1 ;

  345×101=345×100+345=35754…

  (2)、利用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经常在运算中可以简便运算。初二学习的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经常在运算中运用,但学生过后经常不会用。若在解题过程中要计算 时相当一部分学生硬算两个平方再相减,很易出错,若用平方差公式则立即可得答数。

  (3)利用有理化分母的方法求代数式(特别是根式)的值。 时,求: 的值

  (4)利用二次根式化简和任意一个非负数可以写成平方形式简化运算。如化简 。学生往。。往用有理化分母完成,而想不到a可以写成 。通过约分来完成更简便。

  四、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

  一些简单的题目,由于学生养成了粗细、马虎的不良习惯,造成题目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如15×3=65;15×6=80学生计算错误不能简单的归结为粗心,这样的错误也应找出原因并在以后改正之。原因是错当成13×5,16×5。对于一些典型错误,教师不要放过纠错的机会,可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查自纠。

  总之,只要师生均对运算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视,并在平时切实加以注意,那么学生的运算能力必定能有较大的提高,而这不仅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或其他学科有帮助,而且对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和认真的态度很有好处,从而使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都受益匪浅。

  有关提高小学计算能力教学随笔【第四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直以来,计算课的枯燥乏味使学生望而生畏,对计算是退避三尺,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改变以往例题单一的呈现方式,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游戏活动,进行多媒体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1、加强口算练习。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从加强口算练习做起,特别是要加强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练习。

  2、规范书写格式。计算过程中的随意书写和杂乱的笔迹,是学生计算出错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原因。要培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良好的书写习惯,只有在计算过程中规范书写,才能保证自己能看清运算的符号和数字,才能提高学生运算的正确率。

  3、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有些学生没有认真审题的习惯,对所要计算的题目,一眼扫过,就匆匆做题,致使计算结果错误或在计算中“走弯路”。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拿到计算题要做到“三看”,一要看清运算的数字,二要看清运算的符号,三要合理选择计算的方法。

  4、加强错题的分析和比较。要重视学生错题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其错误的思想根源,在平时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加强易错题的比较性练习,提高其计算的正确性。

  5、在计算中合理使用估算。估算能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在计算教学中要养成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在计算每道题时,先根据数字的特点,估一估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在计算结束后再加以对照,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有关提高小学计算能力教学随笔【第五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在生活生产劳动中运用最为广泛。在小学,计算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关于“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数学计算应该是每个公民必备的技能,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2、培养坚强的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又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

  3、注意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打好计算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每位同学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首先,掌握方法。如:运用数的组成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减法,想加法;转化为整十数加减一位数;转化成20 以内的加减法;把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转化成一位数减一位数;先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然后再转化成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用乘法口诀直接求积、求商;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口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教给学生一些运算技能,不断提高口算能力。

  4、在教学中,要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

  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估算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例如,在计算39×486时,可以让学生大致说说积大概是多少,从而知道,积的位数,不至于出现较大的错误;在简算⒊74×⒐8=?时,学生经常出现⒊74×⒐8=⒊74×(⒐8+0°2)的错误,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先估算,⒊74×⒐8两个因数分别是两位、一位小数,则积一定是3位小数,末位4×8=32,则积的末尾一定是2,可见,结果肯定是错的,再分析原因,问题就解决了;

  为了确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习惯:

  1、认真审题。对于应用题,大多数学生还能认真审题,但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却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分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2、专心校对。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写的题目 ,都要及时校对,做到不错不漏。试想,题目都抄错了,结果怎么可能正确呢?但在计算中,学生抄错数字或符号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对学生的抄题要有严格的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如果作业有连续五次得优秀,就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满五颗五角星就可以奖到一本本子;刚开始,如果哪一次作业中出现有三次或以上抄错现象,就把那次作业从头至尾抄写一遍。以后,则提高到出现一次抄错,就从头再来。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提醒学生抄题要格外小心,做到及时校对,以免出错。

  3、积极验算。一些学生以为验算可有可无,其实不然。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例如,用估算可判断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在加法运算中和应大于每一个加数;在减法中,差和减数应都小于被减数等等。作为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编顺口溜:抄题写数立即查;计算时反复查;脱式时上下查;计算完毕整体查。当然,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4、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若是共性的,可集体纠正;若是个别的,要让学生自己改正过来,并认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免今后再出同类错误。学生还可以自己收集错题,做成一本错题集,经常复习察看,以防出现类似的错误。

  5、规范书写。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

  通过查找问题、剖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措施,在教学中,实践得出:要想迅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加强计算教学和计算练习,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教师还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规律。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作为教师,首先自身要对计算法则、定律等运用自如,指导时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效果。 同时训练应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难见成效的。在计算教学中,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目前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全班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有关提高小学计算能力教学随笔

http://m.baibaidjt.com/jiaoxuesuibi/10707/

推荐访问

有关提高小学作文的教程 有关提高小学生读者意识的课题研究 有关提高小学数学潜能生的双月报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小学教学随笔心得体会简短(通用3篇)

小学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简短【4篇】

小学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精选3篇

小学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合集四篇)

小学教学随笔

基层小学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

小学五年科学教师教育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

小学一节有趣的课课堂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

小学生书写能力培养的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

湘教版小学音乐第七册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

做一名快乐的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