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随笔

2019-03-19   来源:散文散文

  离骚随笔【第一篇】:欣赏《离骚》随笔

  壬辰年冬,我复读中华传统文学之经典《离骚》,真是常读常新、颇有感触,简而记述之。

  屈原,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王族之后代。据古籍记载,屈氏之先祖是楚王之子,被封至“屈”地,故其后裔就以屈为姓。很久以来,屈家一直是楚国最有势力的家族之一。在春秋时期,屈家曾辈出风云人物。到了战国时期,屈家和景姓与昭姓家族,成为楚国最有影响的三大家族。屈原在《离骚》诗篇中说自己是高阳帝之后裔,称父亲名为伯庸。

  屈原的生卒年月,历史上没有定论。有人说他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其名为平,字原,博学多才、自幼就抱有宏图大志。步入仕途后,深得楚怀王之信任,委以地位仅次于丞相的佐徒一职。对内选为宪令,即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宣布,对外接待宾客,应对诸侯。此时是战国时代的关键时期。秦国日益强大起来,包括楚国在内的六国已无法与其抗衡。为了自保,他们决定采用苏秦的建议,实行“合纵”政策。而在推行“合纵”政策中,楚、齐两国起着关键作用。当时,楚国内外都存在着尖锐矛盾――内部,朝廷中佞臣充斥,贵族重臣为保持个人禄位而反对改革;外部,以怀王之子子兰为首的贵族集团,主张亲秦的投降政策。屈原则力主改革,坚持联齐抗秦路线。而楚怀王却被群小包围,他自身又怯懦,听信谗言日渐疏远屈原。最终以致在两次对秦战争中均失败。秦国要求楚怀王赴秦议和,子兰力主前往,屈原则坚决反对。怀王赴秦后被滞留,死于斯地。襄王(熊横)继位后,依然采取妥协投降路线,并把屈原又一次流放江南。他虽长期过着流放生活,但仍然心忧国事、留恋祖国,写下了许多爱国忧民的诗篇。其中以《离骚》《九章》《天问》等最为著名。屈原在昏君奸臣迫害之下,于公元前278年,阴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身亡。

  离骚随笔【第二篇】:行吟泽畔兰泣露——《离骚》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离骚》作为《楚辞》的源头,读来总有一种震人心魄的力量。穿过千年历史的帷帐,去触摸那汨罗江畔带露的文字,任蒹葭苍苍结成溯流的兰舟,踏向那久违的圣地。

  岁月太长,时光空隔,《楚辞》在流光溢彩的今天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样的解读太艰辛,它不是都市丽人们手中的玩物,也不如《孙子兵法》一般可以成为商战的法宝,它是一个孤独而干净的灵魂,期待着那些沐浴而歌的心灵,去完成穿越时空的对话。

  太史公在《史记》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志洁高雅,萋萋芳华,屈原低吟浅唱,走在楚国的衰亡之路上。

  满腹才气,一身抱负,屈原自信地笑了。那喜悦的场景在江边重沓,意气风发的少年才俊们踏上了不归的仕途。当才华遭遇潜存的规则,当傲骨碾成了尘埃与粉末,当真情换就了生存的筹码,还有谁能把憔悴的枯颜赌向那不可挽回的时代。借用了林妹妹的话:“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他走得那样决绝,不给自己任何余地。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是他冥冥中的谶语——执著的信念永不改变——即使是死亡。

  溺水,生一世,竟是为了这一瞬。千年的流水载着愁思,江南的湖塘中映出了一个大写的人字。他,生于东西文化的交汇之处,以惊世之才破空而出;他,誓为国学的守望者,开拓着新文化的方向。一部《人间词话》撼天动地。王国维,静安,或者是先生,也是在这样的季节里卧水而眠——不是与一切告别,是灵魂对空明境界的奔赴。

  历史反复回旋,汨罗江的诀别,一袭白衣,两身倒影,铸成《离骚》风华绝代。

  离骚随笔【第三篇】:《离骚》感言

  《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高度艺术性的抒情杰作,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受楚地巫文化传统的影响,屈原凭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神来之笔,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糅合错综在一起,在幻想与现实的水乳交融中,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邈的艺术世界。

  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内心冲突、苦闷的象征,也是他坚贞执着的顽强人格的展现。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使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离骚》,也因此塑造了一个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六朝时人刘勰曾有「不有屈原,岂见《离骚》」的评论,如其所言,《离骚》最震撼人心的就是诗人屈原自我崇高人格的充分展现,这是屈原之前的诗作中所没有的。

  透过《离骚》,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刚直不阿,忠贞执着的伟大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诗人将自然界和神话传说中的花鸟草树随手拈来,妙笔点染,赋予其不同凡响的象征意义,如用佩饰兰蕙表现自己的高洁志趣,用香草美人象征明君,用善鸟芳草代表贤臣,而与之对立的萧艾恶禽则象征谗佞小人,由此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全诗都充溢着精采绝艳、绚烂芬芳的审美意境,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被谮,眼看自己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满腔的爱国抱负即将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忧愁、悲苦和愤慨,「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

  离骚随笔【第四篇】:非研读不得《离骚》之真

  在读书中,读懂不是唯一,而读通才是最高境界。读通才能悟出书中事物之外的东西,这就需要研读,在研读中悟出道理、悟出本质,肤浅地读是达不到这一效果的。古人云:学必悟,悟而生慧。所谓“悟”就是在研读中获得领悟,而领悟则分为“渐悟”和“顿悟”,渐悟者慢慢领会也,而顿悟是忽然间的领悟,这种“悟”应拜研读所赐。在读书中表面领悟的充其量是“懂”,在研读中本质领悟的是“通”,顿悟之通乃研读灵感,是读中大获。

  今有幸谈研读,我便结合读《离骚》浅谈一下读书收获,与有兴趣谈读书者共商榷。初读《离骚》时,我也曾被诗中那浪漫主义情调,那丰富的修辞格,那瑰丽多姿的语言辞采所吸引,只知道这是一首难得的好诗。再读后,又知道该诗为楚辞骚体,其风雅的表现手法不逊《诗经》,且有所创新与突破,是儒家经典文风之变的开端。然而反复把卷,细心品味,几番研读,批注领悟,才得其深邃,才知道以往读后之感还很肤浅。

  离骚长长抒离怨,忧叹三百七十三。

  楚风劲吹汨罗水,波澜起伏两千年。

  《离骚》是屈原的“楚辞”代表作,是一首饱含爱国主义思想的、文采绚丽的抒情长诗,全诗共三百七十三句,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离骚》中既有浪漫主义风格,又含有现实主义因素。既具备《诗经》大小雅中政治讽谕诗的特点,抨击了腐朽的黑暗统治,反映出诗人希望政治革新的诉求;又具备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诗中用新奇的比喻,巧妙的夸张,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离骚》以其形象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黑暗和丑恶的憎恨,对美政理想的期盼。

  研读《离骚》,不但赏其表,而且明其里。要懂得一篇绝好的作品不但形式上、表现手法上绚丽多彩,而且内容上、含蕴上充满精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他的旷世之作《文心雕龙· 辨骚》中曾评价《离骚》:“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这也是刘勰读通《离骚》,研其本质所得出的精辟点评。

  五月湘江浪惊天,一部离骚千古怨。

  楚辞抒尽怀沙曲,天问何负屈平原。

  五月的湘江白浪滔滔,倾诉着千古的愁怨。在《楚辞·离骚》之后的《九章·怀沙》里,我们会体会到屈原的无奈与绝望。读《离骚》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屈原的另一篇作品《天问》,他对天地、自然、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表现了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当我们细品《离骚》联想楚辞诸诗时,我们会发现,屈原的诸多作品都在为真理呐喊。

  研读《离骚》,得其精髓,明其实质。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受辱,遭贬流放。满腔的爱国抱负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忧愁和愤慨,于是便有了这彪炳千秋、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屈原的诗中处处流露出坚持正道、忧国忧民、寻求理想、誓死不悔的品质人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真理,他绝不会放弃,虽然前边的路漫长而遥远,他也将一直寻求下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目标,哪怕是去死九回,他也无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粉身碎骨也不会使我动摇,我心中没有什么可畏惧的。屈原为了人生目标,为了寻求真理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难怪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曾给予《离骚》极高的评价:“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评价《离骚》与日月争辉,他说《离骚》语言简约精炼,意蕴深邃,情志高洁,节操高尚,从小事物写起,但却见博大精深之意,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统一,整首诗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是千秋不朽之作。司马迁能给予《离骚》如此高的评价,恰恰说明了他研读《离骚》之细,领悟《离骚》之深。

  悲歌一曲吟涉江,履旅艰辛君心伤。

  湘君不知灵均怨,端午游历汨罗江。

  研读《离骚》,我们还会联想到屈原的《涉江》。屈灵均——屈原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他在《涉江》中述说了自己涉江途中的艰辛和遭遇,表明了自我的政治立场,批判了楚国的政治腐败。他的忧愁离怨就是神通广大的湘江之神湘君也未必懂得。长长的《离骚》犹如奔腾的汨罗江水日夜不息地流淌。细细品读《离骚》,我们仿佛看到屈原—— 一位慈善、高洁的老者在江边徘徊,他的理想破灭,他的抱负无法实现,他担忧、他愤懑,他《怀沙》绝笔,抱石投江,以死明志。

  读《离骚》,读到用情处,自然会动魄惊魂,伤心泣泪,一种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崇敬之情会油然而生。至此,研读效果已经生成。弗朗西斯·培根在《培根随笔》中对读书的意义、作用及方法作了透彻的论述:“人的天性像是野生的花草,读书像是修剪移栽。一个没有目标没有重点盲目读书的人,最终只能成为书的奴隶”。卢梭在《忏悔录》中这样写道:“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强调了思考读书,其实质也是研读细读。毛泽东主席读书讲究不动笔墨不看书,提倡认真地学,反复地读,读必动笔,这里当然也有研读的成分,其实这就是我们现在倡导的“批注式”读书。

  综上所述,研读使我在读书中受益匪浅,就读《离骚》而言,自以为非研读不得《离骚》之真。

  离骚随笔【第五篇】:屈原祭

  如果屈原不以自杀为代价,也许,屈原的艺术成就不会得到更多人像现在的重视。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死亡的确是一种能引起世人重视的方式,因为,这种极端的方式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死亡的意义在于:死亡的瞬间涵盖了一个人所有不可预知的未来。

  其实,屈原可以不死。因为,屈原有足够强大的生存资本。第一,他和楚国王室同姓一族,并担任楚怀王的左徒,相当于现在省部级干部,入内参与议论国政,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屈原在当时可谓“师出名门”,地位显赫。第二,屈原本人学识渊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存亡兴衰的道理非常了解,又擅长外交往来、接人待物的辞令有非常熟悉,可谓天生的“外交家”。这两点,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做了记载,“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鉴于屈原的才华和地位,屈原能够上朝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制定政令,能够对外接待各国使节,处理对各诸侯国的外交事物。“王甚任之”,楚怀王对屈原也是非常信任的。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和实现自己治国安邦的远大政治抱负的人怎么能去死呢!

  问题出在一个人身上。他就是屈原的同事——同为大夫的“上官”。因为屈原的才华深得楚怀王的赏识,同朝为官的屈原和上官就处在同一“权利”竞争线上。以屈原的为人,同场“竞技”,屈原应该不会做出什么嫉贤妒能的事情。但是,问题是,屈原太出色了,有才华的人喜欢“显摆”也是正常之事,就像有钱的人喜欢招摇——谁让人家有钱呢,人家有“资本”,屈原难免也会“卖萌”。屈原不一定是自我标榜的人,但是,因为其才华而生的个性往往会让屈原丧失“圆滑”的一面。有一次,楚怀王让屈原制定国家法令,屈原刚写完了草稿,还没修订完成,上官大夫听说了,想把草稿夺为己有,但是屈原不肯给他。按照当代人的思维来理解那件事,应该是上官大夫想把屈原独立完成的“论文”变成两个人的“合作”之作,沾沾屈原的光,就相当于在论文后面“挂个名”,按照“成人之美”、“退一步”的想法,合作就合作呗,送个人情,上官也未必不会感激屈原的。退一步说,就算上官想占为己有,屈原送他个人情,以屈原的才华,也未必会吃亏多少,毕竟,以屈原的才华,机会一定会比上官多得多!和屈原比,上官不过是小人一个,“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啊!但是,屈原没做到这点,结果呢,小人就真做了小人的事情。上官在楚怀王面前真说了屈原的坏话,“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乏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意思是,大王让屈原制定法令,上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情,每颁布一道法令,屈原就自夸其功,说是“除了我之外,谁也做不出来”。上官这番话的弦外之音,就是说屈原觉得连楚王也不如自己。这样的话真是恶毒啊!听了这样的话,楚王不生气才怪,果然,“王怒而疏平”,因此就对屈原疏远了。疏远的结果是什么?那就是屈原得不到重用了。

  关于屈原的生平记叙文章,只有《史记》中的这篇《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最为全面。每次读这篇传记时,我总是在想同一个问题:屈原难道真的没有活路了吗?不是的,屈原的活路不但有,而且还有很多条。俗话说,“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当屈原意识到自己的才华遭到了“小人”的嫉妒,完全可以收敛自己,不再锋芒毕露,也许能避过祸端的。你看现在这个世道,很多在老板手下打工的人,都是大学生,研究生,明知道老板大字不识,老粗一个,但是对老板的指责甚至谩骂听而不闻,闻而不怒,依然埋头苦干,夹着尾巴做人。为什么要这样?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不就是为了挣钱吗?能给高工资,别说夹着尾巴做人,就算是当孙子都成。这就是生存法则啊!为了生存,往往是要忍气吞声、卑躬屈膝的。屈原没有,而是把过错归结到楚怀王的身上,他觉得楚怀王被献媚之徒所蒙蔽而不能辨明真伪,致使邪恶伤害了公道,感到万分痛心,所以忧愁苦闷,沉郁深思而写成了千古绝唱《离骚》。什么叫“离骚”?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在《离骚》中,屈原往上追述了帝喾的治国韬略,近世赞扬了齐桓公的丰功伟业,中间叙述了商汤、周武王的德政,以此来批评时政。屈原希望楚怀王能明白为君清正的道理。但是,翻阅历史,又有多少明君呢?当大权在握的时候,有多少帝王能明辨是非、明察秋毫呢?要知道,当帝王处在权利的制高点,他基本上就听不到真话了,围在其身边的,大多数是阿咦奉承、唯利是图、惟命是从、随波逐流、口蜜腹剑之徒,除了一味的迎合,还能做什么为国为民的好事!而哪一个权利的拥有者和分配者不喜欢甜言蜜语和恭顺的好话呢!在权力的氛围中,有多少人能明辨是非呢?权利往往叫人利益熏心、难辨忠奸啊!这不是历史的悲哀,而是人的劣根性在做怪。屈原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遇到楚怀王这样的“昏君”,遇到上官这样的“小人”,有才华的屈原其生存环境之恶劣可见一斑。不过,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屈原意识到现实这个状况,抽身而走,哪怕是做一个平民,也许,结果并不会“死路”。在这个问题上,我很佩服范蠡。生活在春秋楚国时的范蠡看到楚国国君昏暗逃到越国,辅佐越王灭吴国后,急流勇退,甘心“辞职”,卸甲归田,隐居一方,既免遭王的疑惑招来杀身之祸,又能发挥其“经营”才华,成为“经济领域”的领军人物,富甲一方,被后人尊为“商圣”。如果屈原在小人一再嫉妒之下,在意识到王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王,趁着被贬的机会,像范蠡那样隐居一方,安心著书,或许,还能写出比《楚辞》更伟大的著作,最少,可以安度晚年了。但是,如果真那样的话,屈原还是屈原吗?秦昭王和楚国有亲戚关系,秦昭王借此想见见楚怀王。当时,屈原已经被疏远,完全可以对此事不发表意见,但是当时被贬为三闾大夫,负责主持宗庙祭祀闲差的屈原依然劝谏楚怀王不要前去,以免上当受骗。但是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执意让楚怀王前去。楚怀王听了子兰的话。最终,楚怀王被秦昭王所骗,客死秦国,楚怀王的儿子顷襄王继位,其弟子兰得到重用,屈原却没有因为直言进谏被启用。对于遭受国家对其这样的“待遇”,屈原也曾在诗中感慨:“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离骚》)——国都不爱我了,为什么还要爱我的国家呢?即便是这样,屈原还依然眷恋着自己的国家,怀念着楚怀王,时刻惦记着能重返朝廷,报效祖国。这就是屈原,那个爱国的屈原。也许,屈原还是等待楚怀王幡然醒悟的那一刻吧。但是,直到楚怀王客死,屈原不但还在被贬,没有得到重用,而且子兰让上官一再到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和他爹一样糊涂的顷襄王一怒之下,把屈原放逐了。

  每次面对屈原的时候,我的心情总是很复杂。我折服于屈原的才气,也为当时那个乱世所惋惜,更为昏君的浑噩而气愤,当然,屈原那种强烈的个性也叫我内心百味丛生,不知所云。我总希望屈原的性格中能有“委婉”的一面,尤其在面对现实的时候。但是,性格塑造的的人格往往是很难改变的,性格决定了命运,屈原骨子里那种强烈的清高和刚直不阿让他不可能在世俗的污浊中低下头来,随波逐流。屈原被放逐来到江边时,一位渔翁问屈原:“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屈原说:“全社会的人都污浊而只有我是干净的,大家都昏沉大醉而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我才被放逐了。”渔翁说:“一个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能随着世俗风气而转移,全社会的人都污浊,你为什么不在其中随波逐流?大家都昏沉大醉,你为什么不在其中吃点残羹剩饭呢?为什么要保持美玉般的品德,而使自己讨个被流放的下场呢?”屈原回答:“我听说过,刚洗完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身躯的人一定要把衣服上的尘土抖干净,人们又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到外界污垢的玷污呢?我宁愿跳入江水长流之内,葬身鱼腹之中,也不让自己的清白品德蒙受世俗的污染!”“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屈原的品性在渔翁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品性体现在屈原的《离骚》、《天问》、《招魂》等诗作中。这种品性让人敬佩折服。司马迁到长沙的时候,特意来到屈原沉江自杀饿地方,不禁潸然泪下。司马迁也为屈原的选择感到惋惜。司马迁写道,“屈原以此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意思是,“屈原以自己超人的才华,若是游事诸侯的话,哪个国家不能容纳他呢?而把自己弄到这种地步”。对祖国的一腔热情绝不会让屈原走出背叛国家之事的“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但是,庸人当道,人才蒙尘,“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渔夫》)。这其中隐含着一个潜在的行动规范:生当高洁,尚不能如此,则舍生取义。

  屈原这样的人才得不到重用,当权者的损失是惨重的。屈原死后,楚国出现了宋玉、唐勒、景差这样的擅长辞赋的名人,但是他们只学习了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最终也没敢像现实中的屈原那样直言劝谏。结果呢,楚国自此一天天削弱下去,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消灭。我不知道当今社会有没有屈原,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像屈原这样的人才没有被重用。当一个国家高喊“人才重要”的时候,却依然还有那么多人才如浑金璞玉埋藏在民间,那么,这个国家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了,这个国家正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

离骚随笔

http://m.baibaidjt.com/sanwensuibi/1484/

推荐访问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朋友散文散文随笔

散文散文

离婚后伤感散文随笔

散文散文

花火独木舟随笔

散文散文

读你千遍也不厌

散文散文

三年

散文散文

混沌:贾平凹散文随笔集

散文散文

花叶随笔

散文散文

海燕随笔

散文散文

韩国有名的随笔

散文散文

看海随笔散文

散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