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太宗的历史随笔

2019-11-02   来源:话题散文

  唐太宗,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一个皇帝。下面是随笔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唐太宗的历史随笔”,希望你们喜欢!谢谢!

  关于唐太宗的历史随笔【第一篇】:

  理征,娶契和氏女,生昌祖,昌祖为陈国大夫。昌祖生彤德,彤德曾孙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于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十里)。到五世孙乾(字元果)时,当了周朝的上御史大夫。他娶益寿氏女婴敷,生下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于周平王时任太史。

  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同是秦朝司徒/御史大夫李昙之后裔。李昙幼子李玑是赵郡祖先,李昙长子李崇是陇西祖先。 陇西,陇山之西。陇西郡,秦朝设置,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东北),晋朝徙治襄武(今甘肃陇西县西南),唐朝废掉陇西郡。

  陇西李氏的始祖李崇,字伯枯,陇西太守、南郑公,生二子:长曰平燕、次曰瑶。李瑶字内德,南郡守、狄道侯,李瑶子李信,字有成,大将军、陇西侯。李信子李超,又名李伉,字仁高,汉大将军、渔阳太守。李超长子李元旷,侍中;李超次子李仲翔,河东太守、征西将军,讨叛羌于素昌,战殁,葬陇西狄道东川,因家焉。李仲翔子李伯考,陇西、河东二郡太守。李伯考长子李尚,成纪令,因居成纪;李伯考次子李向,范阳房始祖。李尚子李广,西汉飞将军。

  从蒙古武川大草原走出来的鲜卑武士集团,在宇文泰及其后人的领导下,纠合同盟,折冲宇宙,共同打下了一片锦绣江山,真是活生生的英雄故事,李世民身上流淌着宇文家,独孤家,大野家的英雄之血,而他的箭法,骑术,用兵无不是这个当时中国最优秀的军事贵族世家给予他的良好教育。他是一个真正的贵族,历经三代才能出现的贵族。不能想象,如果他出身一个平民之家,还会不会有宽宏的胸怀?还会不会有雄健的风采?还会不会有贞观盛世?还会不会有明君的气质?这是一种年轻贵族的宽宏气度,骄傲的身世带给他的是自信与霸气,只有他才能推动历史,一个贵族的传奇!

  关于唐太宗的历史随笔【第二篇】: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妻子窦氏的次子,生于公元599年1月23日。据说在他四岁这年,有个书生说他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弱冠之年就能够济世安民。”李渊便采用书生的话为儿子取名为“世民”。

  这个神乎其神的故事是真是假我们不必深究,然而逐渐长大的李世民却果然很快就显露出了他超凡脱俗的才华谋略。

  公元615年(隋大业十一年)八月,隋炀帝杨广被突厥始毕可汗率数十万骑围困在雁门。情势万分危急。无奈之下,隋炀帝派人将诏书缚于木上,投入汾水,这才传出消息,在全国招募勤王之师。十六岁的李世民毫不犹豫地也加入了救驾的队伍里。

  刚开始的时候,军队一时还没能集结足够数量,显得敌众我寡。李世民便向屯卫将军卫定兴进言,要想法迷惑突厥,使他们以为隋军数量巨大。“必赍旗鼓以设疑兵。且始毕可汗举国之师,敢围天子,必以国家仓卒无援。我张军容,令数十里幡旗相续,夜则钲鼓相应,虏必谓救兵云集,望尘而遁矣。不然,彼众我寡,悉军来战,必不能支矣。”果然使得突厥军队摸不清虚实,看着增援部队从眼前驰过,却不敢进攻。

  雁门之战是李世民有生以来第一次正式参与军阵,而他的军事天才和谋略也在此战中初露头角。

  两年后(公元617),李渊就任太原留守,十八岁的李世民跟随父亲来到了太原。当时的隋王朝各地战火纷起,不久就有一支军队来攻打太原。李渊率部出击,深陷敌阵。在这个紧要关头,李世民飞骑冲入万军阵中与父亲会合,父子合力而最终突围而出。

  关于唐太宗的历史随笔【第三篇】:

  雁门之战是李世民有生以来第一次正式参与军阵,而他的军事天才和谋略也在此战中初露头角。

  两年后(公元617),李渊就任太原留守,十八岁的李世民跟随父亲来到了太原。当时的隋王朝各地战火纷起,不久就有一支军队来攻打太原。李渊率部出击,深陷敌阵。在这个紧要关头,李世民飞骑冲入万军阵中与父亲会合,父子合力而最终突围而出。

  这时的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李世民审时度势,广交各路英豪,所有结识他的人无不愿为他效死。就在这时,他的密友之一晋阳县令刘文静因事牵连入狱,李世民借探监之机,与刘文静商议起兵的计划。随后,他将计划转告父亲的好友裴寂,通过一番商议,李渊于当年五月将身在河东的长子建成、四子元吉、在长安的女婿柴绍和女儿召回,举兵起事。

  (初封秦王)

  起兵之后,二十八岁的李建成任左领军大都督,十八岁的李世民任右领军大都督,互相配合作战。而战功最显赫、才智更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非李世民莫属。

  当大军西进至贾胡堡时,遇到了隋军的抵抗,很长时间攻不下来,又遇到久雨断粮。李渊便与裴寂商议,想要退兵回太原,日后再做打算。

  李世民听到退兵的命令,立即反对,说:“我们的本意是兴兵以救苍生,因此必须一鼓作气入都城以号令天下,如今遇到小困难就打退堂鼓,很可能会使跟着我们的各路豪杰与我们分道扬镳。而且仅以占有太原一地为满足的话,怎么配称义军,与各地割据的乱贼有什么区别!何以自全!”

  李渊不听,催着退兵。李世民便找来大哥建成,站在大帐外痛哭失声,声闻帐内。李渊没想到打起仗来不怕死的儿子居然会哭,十分意外,连忙询问原因。

  李世民回答道:“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须臾而至,是以悲耳!”李渊终于恍然大悟,立即打消了退兵的念头。

  雨停之后,李世民首先请命出阵,带着几个骑兵冒险到城下用计激怒城中守将,诱使守军出战。出战后的隋军疾奔李渊与建成所部的城东而非李世民与柴绍所部的城南,李建成在混乱中坠马,士卒都纷纷退却。在这个紧要关头,李世民自城南亲率二骑领先驰援,在他的表率之下,将士们奋力冲杀,隋军没料到会有这样的变化,很快反胜为败,唐军顺利地夺下了这关键的一战。

  随后,李世民又再次向李渊建议入关,取永丰仓赈济穷苦百姓。李渊经此一役,对次子的军事天才已经十分信服,立即采纳。

  随后,李世民率先锋部队平定渭北,一路势如破竹。在所有的战斗中,他都亲自上阵,而且担负最危险的冲锋任务,经常是轻骑数人便深入敌阵,与如今动作大片里的孤胆英雄没有两样。而且他礼贤下士,对部下推心置腹。并且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

  关于唐太宗的历史随笔【第四篇】:

  武德元年(公元618)三月,甘肃军阀薛举、薛仁杲父子举兵十万进犯关中,李世民率部出击,在战役中他巧用谋略,在实战中又亲率左右数十骑领先冲入敌阵,唐军士气顿时大振,薛仁杲大败投降。

  武德二年(公元619)十月,山西人刘武周叛乱。这次叛乱势头极猛,李元吉、裴寂等人先后率部征讨,都被打败,刘军很快就几乎占领了河东全境,直逼关中。唐高祖李渊看见这个势头,便准备放弃河东,死守潼关。在这个时候,又是李世民挺身而出,主动率兵三万在寒冷的十一月渡过黄河出战。很快便将刘武周的精锐部队宋金刚部打得落花流水。

  在战斗中,由于他和精兵部队推进得太快,大部队和粮草根本追不上,谋士刘宏基拉着他的马苦苦哀求他暂停休息,他拒绝说:“吾竭忠殉国,岂顾身乎!”说完,他又率部追赶敌军,一昼夜奔袭二百余里,途中大小战数十合,二日不食、三日不解甲,军中仅剩的一头羊也坚持和将士分食。最终在山西介休找到了宋金刚的主力部队并立即发动攻击,一天之内就连续突破对方的八道防线、歼敌过万。第二天,宋金刚组织的第九道关也被李世民突破,歼敌三千。李世民不要命的打法使部下也奋勇无比,完全就成了一支敢死队。这样的气势使得整个宋金刚部都被震住了,士气何止是低落,简直是崩溃,以逸待劳的十万大军居然就这样被李世民所率的几千劳饿之军打得不成模样。

  当他和他的军队如同天降奇兵出现在浩州城外的时候,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张德政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李世民脱去甲胄露出面貌,城中所有的人顿时喜极而泣。而此时部将才告诉浩州城内军民,秦王李世民是空腹取得大捷的,因此已是两天没有进食了。

  然而就在李世民追击刘武周的同时,另一支有意逐鹿天下的军队却趁势而起。这就是扶立了越王杨侗为皇泰帝的洛阳王世充。王世充曾战胜瓦岗军,迫使李密投奔李渊,还在这一过程中收罗了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单雄信等名将。他趁着李世民决战刘武周的时机对关中用兵,唐军节节败退,最后只保住了函谷关内的土地。

  关于唐太宗的历史随笔【第五篇】:

  武德三年七月,刚刚结束征刘之战的李世民没有多松一口气,便率三万军出关,攻打已经自立为郑皇帝的王世充。

  两军对阵刚开始的时候,李世民并不占优势。七月,他率数十骑亲往挑战,结果陷入百十倍于己的敌军重围。看见如此敌众之势,李世民左右身经百战的亲信们都不禁露出畏惧之色。李世民遂命众人撤退,自己留下殿后。王世充又派单雄信带着数百骑追击。落单的李世民毫无惧色,箭无虚发,追兵无不应声而倒。结果他不但全身而返,还擒到了大将燕颀。

  类似的事情在两个月后又发生了。九月,李世民带着五百骑亲兵勘查地形,不料与王世充部万余人狭路相逢。这一场人数悬殊的战斗,结果是令人掉眼镜的:李世民和他的五百轻兵杀敌三千余人,获大将陈智略,王世充亏了马快才只身逃脱。

  李世民如此耀眼的威名声望不用说也使得诸将士心驰神往,因此战争刚开始三个月,王世充属下就有不少人投奔李世民:张公瑾、邓州、田瓒、时德睿、张镇周、郭庆、魏陆、王要汉。跟着他们一起归属唐军的州县就有数十之多。

  王世充见唐军势不可挡,只得派人向夏王窦建德求援。窦建德于武德四年初发兵十万(号称三十万)驰援。而在此之前,唐军与夏军对阵之时多数都讨不了好去。因此得知这个消息,包括屈突通在内的唐军名将都觉得难以抵敌,纷纷提议退兵。李世民却做出了一个相当大胆的决定:留李元吉屈突通围攻洛阳,自己率精骑兵3500人,抢在窦建德之前赶往虎牢关,与窦建德对决。

  当李世民带着自己的亲兵部队不眠不休昼夜兼程,终于在一天之后赶到虎牢关。而这时,窦建德的大部队离此地已不足三十里。

  休息一夜之后,李世民立即带着五百骑兵出关挑战。一路上,他分兵给秦叔宝和程咬金沿途设伏,自己最后只和尉迟敬德带四人前往夏军大营。得到消息的夏军立即派出五千多骑兵追击,被一路引诱到了五百唐军的埋伏圈里。秦叔宝和程咬金立即动手,本就被李世民一路引得心里发虚的夏军顿时阵脚大乱,损了三百余人,大将殷秋、石瓒也成了俘虏。

  经此一战,夏军不敢再轻易出阵,两支力量悬殊的军队居然就这样在虎牢关对恃了一个月。犹豫的窦建德便有了想要转攻山西的念头。这就逼使李世民不得不改变“守关”的念头,而是要设法击败夏军了。

关于唐太宗的历史随笔

http://m.baibaidjt.com/sanwensuibi/5722/

推荐访问

关于唐太宗的历史手抄报 关于唐太宗的历史小论文 关于唐太宗的历史小报 关于唐太宗的历史小论文400字左右 关于唐太宗的历史影响及改革 关于唐太宗的历史小论文800字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小满的习俗的话题散文作文(合集4篇)

话题散文

环保教育随笔

话题散文

科学教学随笔

话题散文

心怀感恩幼师随笔

话题散文

拟标题要讲究四两拨千斤

话题散文

排名真有那么重要吗?

话题散文

以团结为题写随笔

话题散文

以秋天的旋律为话题的随笔

话题散文

狗的悼文随笔

话题散文

700字随笔元宵节随笔

话题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