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随笔

2019-12-04   来源:小学教师随笔

  导语: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新教育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随笔》,欢迎阅读。

  新教育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随笔【第一篇】:做一个有教育理想的语文老师

  ——读《新教育》有感

  《新教育》这本书读了好几遍,就放在我的桌前,时常翻看它。初读我被新教育的理念深深吸引,再读我不停地思索,哪里我能照着做。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我非常认同作者说的: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如果教师他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师不能每天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始终是一种缺陷。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是一个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人只要有精神的饥饿感,才会阅读,一天不阅读则很难受。

  说到阅读,“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

  晨诵,在生命的黎明,你让儿童吟诵什么?前几十年儿童晨间机械地背诵课文的晨读,引发了极大多数人的反对,然后,读经运动,英语晨读等替代性课程便应运而生。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于是我在班里提倡学生早晨背古诗,希望孩子在每天的清晨与经典古诗共舞,让他们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灵魂得以灵动,师生共同传达一种愉悦、饱满的精神,并以此开启一天的学习。

  午读,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的非学科性质的阅读。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然而,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他应该读什么书?我们该怎么开始阅读活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教育实验自2006年起,开发了“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项目。毛虫与蝴蝶项目认为,不同年龄的儿童,由于心理发展阶段的限制,他们能够读懂的童书是相对有限的,我们要从大量的童书中寻找出每一年龄段儿童能够阅读的书籍。

  我任教的是二年级,孩子们有了一定的阅读习惯,但是阅读能力还有限。我根据新教育倡导的读写绘结合,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来让孩子们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地发挥。刚开始,班里有几个不爱看书的孩子,一直让我发愁,因为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玩具。在开展读写绘活动一个月后,我评选了九月的阅读之星,让他们写好读书卡,并贴上照片,张贴在班级的墙上。大家看到了,积极性也提高了,我顺势介绍一些比较符合低年级孩子看的书,如《唐诗三百首》、《小猪唏哩呼噜》、《三字经》、《安徒生童话》、《二年级的小豆豆》等等。现在最顽皮的几个孩子也加入到阅读队伍,全班至少人手一本,每天中午看半个小时的课外书,孩子们快乐,我也跟着快乐。

  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成了新教育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日常的生活方式。

  学生写日记是老师要求的,不得不写,并且会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特别是低年级,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但是老师自己也需要多写教育日记,时时鞭策自己,才能在教育中获得成长,我会朝着这方面不断努力。

  晨诵、午读、暮省,将教育回归到一个朴素的整体,它既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同时也是对过早精细化的学科课程进行一种矫正。新教育实验认为,素质不是知识与能力的拼板,而是一个人的完整的理解力与创造力。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做到晨诵、午读、暮省,那我们的教育也事半功倍了。我们相信,新教育有望实现素质教育提出的教育理想。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

  新教育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随笔【第二篇】:换一种心态当老师

  苏州市副市长、当代著名学者朱永新认为,中国教育最缺的是人文关怀,即不把人当人对待。他坦言,不做蜡烛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朱教授的这番话,我深有同感。在应试教育当道和分数至上的今天,家长和学校要的是分数,社会承认的是升学率。因此在有些地方,教师几乎成了追求分数和提高学校升学率的工具。至关重要的教师专业成长,被学生的发展取而代之;以人为本的良好工作环境,很少有人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与否,更无人问津。老师们既要当班主任还得教双科,既要抓好教学还得心系学生安全,既要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还得教育不成熟的学生。心中装着事业,背上压着分数,口中喊着课改,手中举着教鞭,教师们就这样早出晚归、起早摸黑,风雨兼程地一路走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能者多半是积劳成疾或英年早逝,凡者则怨天尤人职业倦怠,即使是胸怀壮志的年轻人,也只能发出“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悲凉感慨!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工作,教师真成了蜡烛。呕心沥血,在匆匆忙忙的生活中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从参加工作直到退休,直到蜡烛成灰的那一刻也丝毫体会不到燃烧自己和照亮别人的幸福。

  或许,这是中国长达千年的科举考试给时代留下的痼疾;或许,这是我们穷国办大教育需要精神先行的苦衷与悲哀。

  每当看着身边的教师身陷应试教育泥潭并在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教育现实中挣扎时,每当听到身心疲惫的教师发出这样或那样的牢骚时,我在心里千万次的问自己:

  老师,怎么了?

  也许是太累了,该歇歇了。把忠诚、奉献、牺牲等等责任暂时忘却,把一切名利和万能的分数抛在一边,找一个风清人静的夜晚,泡一杯淡淡的香茶,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上一个自己钟情的教育网站,品一句教育大师的至理名言,你会发现:这是一种新的生活!读读魏书生“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的人生哲学,或许会让你解开郁闷已久的心结;读读特级教师钱梦龙、窦桂梅、支玉恒的成长经历,或许你会找到名师成长的秘诀;读读西部代课教师李小峰的感人事迹,或许你会心有所得;读朱永新,走进他的新教育理想,或许会让你激情澎湃,心智澄澈……

  天亮了,该上班了。

  打起精神,整理好自己的情绪,换一种心态投入新一天的工作。教育是一种有遗憾的事业,教育工作也就是普通教师的主要生活,只有走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中,只有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我,才能在日常琐屑的工作中找到幸福。于是,你善待每一个学生,你精心准备每一节课,你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你宽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于是,你重塑理想面带微笑地走过每一天。

  换一种心态当老师,或许,你会找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育的快乐。

  新教育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随笔【第三篇】:新教育随笔

  综观自己的整个课堂,总有这样的感觉:有时注意外在的东西太多,眼睛睁得很大,可学生却没有看到眼仁儿;眉头锁得挺紧,可学生却感觉不到思考;声音好听,可学生却丝毫未被打动……学生被眼花缭乱的外在形式弄得心浮气躁,而应有的感动或体语却没有发生。教学效果反为过分花哨的形式所累。

  分析个中原因,从玫瑰和看云的经历来透析,一句话:教师的功底没在火候,教师的底蕴和学养迫切需要提升。

  我认为有三个方面需要努力:

  一、教师首先要做一个“读书人”。

  很喜欢看云说的一句颇有见地的家常话:“说到教学,我有一个固执的想法--中学也好,小学也好,语文的事情哪有那么复杂,教师自己先爱读书读好书了,再使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教师先把文章写好了,学生熏呀熏的也能写得不错了;教师上课出口成章了,学生学呀学的,也能意畅辞达了,甚至富有文采了不就得了吗?”大量的、有品位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习语文的不二之法,可是,如果教师自己是厌恶读书的,他又怎么可能有兴致有激情作为榜样去督促和影响学生读书呢?他又怎么可能有足够的能力去深入课文、挖掘课文,并把课文的美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呢?如果一个教师忙到没有时间去读书、思考,那都是瞎忙。是在挥汗如雨经营那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认为,要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第一要做的是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也就是教师首先要做“一个读书人”。要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只有读了《论语》、读了陶行知,读了杜威,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素养。

  二、教师要钻进去,深下去,要积蓄内力。

  人生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美丽的,也是漫长的。如果一个生命在它的初始阶段就注入了鲜活的基因,那么生活的阳光、空气和水就会滋润它的一生,使它的未来生活在风雨中扩展出金色的年轮。所以每个教师都应该立志做一个为鲜活生命奠基的人。为了使自己的形象能够丰满和高大,教师必须学会学习,要钻进去、深下去,积蓄足够教书育人的内力。而这个内力包括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老师很难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的,自然也不可能引领学生得到对课文的最高层次的感情。引用朱永新市长在《我的教育理想》中一句话就是:“教师必须有三历:学历、经历和阅历。”这三历充分鼓励教师成为一个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钻进去需要力量,飞起来需要激情”。

  新教育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随笔【第四篇】:新教育开辟我的写作之路

  自打学校搞新教育实验以来,就一直要求教师写随笔,有时觉得挺麻烦的。写随笔可能是想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习生活,来促进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吧!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如果一位内行教师、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其一生的创造活动时,把他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的一切成都带进坟墓的话,那将失掉多少珍贵的教育财富啊!”对于学生而言,日记可以记录成长的痕迹,反思自己的行为,倾诉心中的秘密。这是一个心灵的窗户、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是一笔人生的精神财富。而对于我们教师写随笔而言,为了写的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活的精彩。慢慢地就会养成习惯,阅读、思考、写作也便将成为我们教师的日常生活方式,终生受益。

  然而写随笔就是要倡导教师要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和超越自我。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天坚持写一篇千字文,长期下去,教书育人怎么可能不得心应手?当然,“写”只是形式,以“写”带动的的却是阅读,是思考,是实践,我们如果每天坚持这样做,就能让我们的写作在教育生活中进行,就能体验有意义的教育生活。

  不过,有时还是会觉得我们的负担已经够重了,还让我们读书写作。细细想来,反思本身是教育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孔子很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一个平庸的教师,很可能是教了一年书重复了三十年,重复了一辈子。但是,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教了一年就是一年,教了两年,就认真教了两年,他认真教了五年,就可能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优秀教师。

  新教育实验要求写随笔也许不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文笔,而是让我们和学生生活得更精彩,因为只有活得精彩、做得精彩,才能真正写得精彩,才能让教育变得精彩,让平淡无奇的教育,甚至过去枯燥无味的教育生活也会变得丰富多彩。因为我们用心生活了,用心了就有发现,用心了就会有喜悦。在这过程中,我们的专业发展和孩子的自主成长就会顺利进行。

  新教育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随笔【第五篇】:《论语》教学反思

  《论语》这本书的思想博大精深,在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我认为学习《论语》的目的旨在让学生了解并吸收前人思想中的精华和有益于自己的思想修养的部分。所以我们的教学重点不在于逐字逐句吃透课文,而在于把握课文大意,理解课文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做人道理。

  而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好像真的在学生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了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去与两千多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了我们的祖先,去学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这课就没有白上。

  说到我的教学过程,上课我注意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加大读的力度,例如散读、齐读、领读、个人读、小组读。通过读的训练,同学们对课文就容易把握。为后面的讲解奠定基础。从读入手,这样也就更好地是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和内涵。

  因为《论语》都是文言文,又是大思想家的理论,在学习上有难度,后来经过研讨,学生积极的解决疑难,还很顺利。《论语》渗透着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做人修身,对于学生来说此时正是需要这一教育的时候。

  我认为本学期国学课我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由于古文中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多,有的同学对个别知识点可能还不够理解。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讨论来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深入钻研、虚心请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新教育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随笔

http://m.baibaidjt.com/jiaoshisuibi/11338/

推荐访问

新教育小学二年级晨诵计划 新教育小学二年级黑板报 新教育小学二年级画蜻蜓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优秀小学教师随笔集合6篇

小学教师随笔

小学教师随笔范文汇总八篇

小学教师随笔

2022年小学教师随笔【八篇】

小学教师随笔

2022年小学教师随笔笔记范文(通用3篇)

小学教师随笔

小学教师随笔感悟三篇

小学教师随笔

小学教师随笔例文(锦集8篇)

小学教师随笔

小学教师随笔感悟范文(精选6篇)

小学教师随笔

小学教师随笔范文(精选7篇)

小学教师随笔

小学教师随笔怎么写精选六篇

小学教师随笔

小学教师随笔简短范文(精选五篇)

小学教师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