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评论高中随笔

2019-11-21   来源:高中随笔

  以下是随笔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屠呦呦评论高中随笔,欢迎大家阅读。

  屠呦呦评论高中随笔【第一篇】:

  初闻屠呦呦的人,都会被她的名字所吸引。

  屠呦呦的名字缘起《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意为鹿鸣之声。而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呦呦鹿鸣”的后半句“食野之苹”,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屠呦呦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在我的童年,我亲眼目睹了民间中医配方救人治病的场景。然而,我从没有想到我的一生会和这些神奇的草药关系如此紧密。”

  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作为家中5个孩子中唯一一个女孩,屠呦呦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她的高中同学陈效中回忆说,屠呦呦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

  尽管成绩并不突出,但屠呦呦还是在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一直工作至今。

  屠呦呦十分低调,即使是获奖后,她都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在普通人看来,她有些神秘,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但在朋友眼中,屠呦呦是个十足的“马大哈”。“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陈效中回忆道。

  虽然,生活中的屠呦呦“不拘小节”。但碰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她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坚毅。

  在青蒿素研究上,屠呦呦花费了很多精力。接到“523”项目的时候,她已接近不惑之年,而她的女儿才3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由于当时长期做实验,过劳的屠呦呦染得一身的病。

  而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看来,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

  屠呦呦评论高中随笔【第二篇】:

  你一定不会忘记和黄晓明结婚的同一天,我国第一位取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屠呦呦。虽然我们现在知道她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可是在她和在当天她的光环却被黄晓明结婚所替代,很多人那天只知道是黄晓明结婚,却很少人去关注屠呦呦得奖。那么这位发现青蒿素,从而挽救了数百条生命的女医学家是怎样的人?屠呦呦是一个面对工作大公无私的人。

  她愿意为了她的工作而不得不奉献一些家庭幸福!屠呦呦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的丈夫和她是中学同学。他丈夫曾经出国留学回来见到屠呦呦还未结婚,所以就大胆向她表白。她的丈夫在工作之余还兼顾一切的家务。而屠呦呦是一个只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的人,在生活中她是一个大大咧咧,非常粗心的人,她甚至不会照顾自己,所以在生活中她的丈夫都十分照顾她,她不管遇到什么烦恼,只要有她的丈夫在就什么事都能解决。可是尽管屠呦呦在生活中是一个马马虎虎的人,可是她在工作中却十分谨慎,兢兢业业。生活中的她可能是一个懒虫,可是在工作中的她就是拼命三娘。1969年的时候,她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一个研发都重要任务,那是一个大型的军事计划一部分,他们叫做523。国家对“523项目”十分重视,组织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加研发,这些人中就有屠呦呦。但是在那段时间一直都没有任何重大的发现。更让屠呦呦忙碌的是,她加入“523项目”时候,她的丈夫被派去了云南的五七干校工作,所以她根本就没有时间照顾自己两个幼小的女儿,又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只能把还没有三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养,而小女儿实在太小,她只能把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她就是这样一个愿意为了工作而无私奉献自己家庭幸福的一个伟大医学家。

  她无私奉献的一面,还体现在她以身试药。在接受“523项目”真去的任务后,屠呦呦最先就开始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入手,还走访的很多中医。她几乎长期的埋头去寻找那些资料有关抗疟疾药物的线索,也正因为如此,她的视力迅速下降。在她不屑的努力中,她发现了青蒿素。从那以后,她的脑子里几乎只有青蒿素,整天不回家,就在实验室里专心工作。终于通过一次实验观察到了这种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抑制率达到百分之百。他们失败过很多次,那一刻终于成功了,她和她的同事们都相拥而泣。做完动物实验屠呦呦和同事们为了确保青蒿素的安全性,他们先把青蒿素是用在自己的身上,试验药是否有毒性。而屠呦呦是最先以身试药的那个人,因为她的开始,同事们也毫无畏惧地紧随其后,经过了多次亲身试验,结果也十分让人惊喜。随后他们便把药带到来到一些地方开始试用,从良性虐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他们也取得了青蒿素抗疟成功的临床效果。如果不是屠呦呦的以身试药,那么就不会有后面的成功。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时候已经85岁了,原本60岁就可以退休,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到了八十十多岁却依旧忙碌于搞科研事业。这就是她对敬业的精神与对科研的挚爱。我们该为为屠呦呦的成就而鼓掌,我们更应该为屠呦呦对于科研的无私奉献精神而鼓掌。

  屠呦呦评论高中随笔【第三篇】:

  屠呦呦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公民,这一荣誉让众多中国人倍感自豪。“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古代科举制度成功人士的真实写照,而屠呦呦的“一举成名”,意义非凡,这不是一个人的喜事,而是举国欢庆的大喜事。屠呦呦带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

  启示之一,淡泊名利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屠呦呦说,我们都相信集体主义,我只是想好好工作,这个荣誉属于我和我的团队,也属于整个国家。面对荣誉,她显得如此从容淡定,表现出一种追求真理的远大理想和讲求奉献的博大胸怀。要达到这一境界,首先必须树立淡泊名利的思想。如果没有淡泊名利的思想,而是时时想从成功中获取多少利益份额,那么,工作动力从何而来?执著精神从何而来?成功硕果从何而来?

  启示之二,团队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必要条件。接受采访中,屠呦呦说,没有团队,我什么都不是。这不是过于谦虚,而是发自内心的话。屠呦呦在做有危险的试验时,她往往带头承担,尽量不让同事受到伤害,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她总是鼓励同事乐观面对,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她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把身边的同事拧成一股绳,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队效应,向着目标精准发力。

  启示之三,迎难而上是干事创业的重要法宝。为提取青蒿素,她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投入深爱的事业中,由于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使得屠呦呦的身体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前后共经历了190次失败,但她自始至终都坚持下来。屠呦呦的经历,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迎难而上”的内涵和意义——在每一次失败之后,不灰心,不放弃,不埋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另辟蹊径,力求突破,直到成功!

  屠呦呦评论高中随笔【第四篇】: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两名外国科学家,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2011年9月,她曾获得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她是一位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的女科学家。那株小草,就是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臭蒿或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屠呦呦就是从这样一株小草里,萃取了一种名叫青蒿素的物质,为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

  不过,做出如此贡献的屠呦呦,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她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

  那么,一个“三无”教授为什么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踏实+勤奋。

  踏实和勤奋,是屠呦呦打小就养成的品质。1930年,她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取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句。学生时代的屠呦呦因为踏实和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5岁那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一干就是半个世纪。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研究院条件非常艰苦,设备极为简陋,只有用于土法提炼的七口大缸和几间平房,但是,屠呦呦从不抱怨,一心扑在工作上。那时,她身患结核病,仍然坚持去野外采集标本,认真实验,从不耽误。短短几年里,她的半边莲和中药银柴胡两项生药学研究成果,相继被收入《中药志》。

  1969年1月21日,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组长,参加全民抗发疟疾“523”项目。作为科研组组长,她带领团队成员,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四处走访老中医,先后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进行小白鼠抗疟实验。

  然而,实验进行了190次,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结果,研究一度陷入绝境。面对这种情况,屠呦呦没有气馁,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她想,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仅植物类的碳化实验就达6000多种,经历了约10000次失败,自己这190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

  有一天,屠呦呦一部接一部地翻阅着古代医药典籍,以期获得一点线索或灵感。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动不已。那是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注意到,这里记载的取汁方法与常规法不同,不是煎熬,而是“绞取”——这是否意味着青蒿里的有效物质不能高温煎熬呢?想到此,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在60摄氏度下获得了青蒿提取物,发现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显然,屠呦呦就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她用踏实与勤奋,为自己赢得了成功。数学家华罗庚曾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用一株小草夺得诺奖的屠呦呦,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屠呦呦评论高中随笔【第五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屠呦呦隐藏在巨大的“集体”中。9月23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颁奖大会上,这位满头鬈发、戴着眼镜的女科学家将金色奖杯高高举起时,在地球另一侧,好奇的中国民众才第一次看到这张陌生的面孔。

  可她却是第一个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肯定的中国人。作为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学奖项,至今获奖的300多人中有80余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也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无怪乎外界评价她为“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当这位81岁的老人凭借40多年前的研究成果,第一次被推到幕前时,她的感言仍带着集体主义的烙印。

  “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她说,“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直到今天,西方科学界对这个40多年前的研究项目仍然充满好奇。在与中国“523项目”同期的研究中,美国科研人员筛选了20多万种药物,始终没取得新发现。不过因为特殊的历史,“523项目”只有少数几篇相关论文得以发表,很多研究细节至今仍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中。

  当时,一些对疟疾有疗效的提取物,或者毒性大、副作用剧烈,或者治疗不彻底,都不够理想。屠呦呦把目光转向了青蒿。大量实验发现,一开始,青蒿对疟疾的抑制率相对较高,能达到68%。可在之后的实验中,这一药效却未重复出现。

  古人的记载中没有采用传统的煎煮方法,而是将青蒿泡在水中后“绞取汁”,屠呦呦突然意识到,高温煮沸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她重新设计提取过程,将水换为沸点较低的乙醚,这才获得了更有效果的提取物。她和研究组的成员甚至充当了第一批志愿者,“以身试药”。

  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屠呦呦的小组成功获得了提取物结晶“青蒿索II”。山东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提取了抗击疟疾的有效单体“黄花蒿素”,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也获得了同样有效的“黄蒿素”。

  1979年,关于青蒿素的第一篇英文报道发表时,所有作者和研究人员都隐去了自己的名字。

  “当年就是这样,只要事情做成了就很欣慰。”屠呦呦说。

  讲求集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对于屠呦呦,似乎并非如此。“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她说,“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屠呦呦评论高中随笔

http://m.baibaidjt.com/xueshengsuibi/9406/

推荐访问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优秀高中随笔周记600字(通用4篇)

高中随笔

高中随笔600字优秀作文精选三篇

高中随笔

高中随笔笔记300字范文汇总三篇

高中随笔

2022年高中随笔作文优秀【四篇】

高中随笔

高中随笔作文800字(通用4篇)

高中随笔

高中随笔作文600字以上集合4篇

高中随笔

高中随笔600字范文(精选五篇)

高中随笔

高中随笔600字范文(精选4篇)

高中随笔

高中随笔600字素材【汇编三篇】

高中随笔

高中随笔600字作文【四篇】

高中随笔